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2019-09-10曹随娟
曹随娟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课程,对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新鲜感,在初始阶段也具有较大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善原有的教学理念,顺应现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1.1 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程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性,明显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有效并且科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对于教师有一定的信任,教师的引导也就更具备说服力。学生在学习数学教材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1.2 以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都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也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影响。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对学生的想象能力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完全,以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十分关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科学理念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师与学生的两种角度制定教学方案,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虽然小学数学较为简单,但学生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为之后的数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1.1 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相对简单,但分布较为广泛并且贴近日常生活。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到教材中的重要概念以及解题方式。教材中的内容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却存在较大的偏差。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明所以,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小学阶段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卡通化。例如,在教学“加法与减法的应用题”时,教材中通常将以小动物买卖水果的形式融入题目中,部分学生并不太了解这种现象,需要教师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展现加法与减法的应用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学生的班级人数进行加减法,使学生通过最贴近自身的数学案例理解这一课程的内涵。学生在计算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2.1.2 通过情景化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对部分数学知识认知不清,在学习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结合情境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想象力也较为丰富,与成年人的思路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认知范围进行情境教学。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变化”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拟图形的变化状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身思维与其他同学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更全面地理解了图形的变化状态,不断推动了兴趣教学的发展并巩固了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
2.2 增强参与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研究显示,7-10 岁的小学生注意力约为20分钟,10-12岁的小学生注意力也仅为25分钟,对于 40 分钟的数学课堂而言,很难让小学生保持学习的关注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提高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毫米”这个单位时,很多学生对这个单位缺乏概念认知。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用手捏住一个硬币,另一个学生把硬币抽走,然后告诉学生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毫米;再例如学习“时分秒”知识之前,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制作一个钟表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认识观察家里的钟表,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行规律。通过体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会大大提高教学成效。
2.3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和数量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彻。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板书讲解,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习兴趣。而采用动画、图片、音效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整个过程,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应用题,这种题目数量关系多,情境也较复杂,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利用精美的动画、图片,有趣的音效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清楚、动态地展示出“行程问题”中的对象、行进方向和速度快慢、相遇或追及地点等因素。行进的两个对象、两个对象行走的路线,用有趣的卡通图案和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增强有趣性和学生的感知度。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对“行程问题”中的“相向”、“相对”、“相遇”、“路程”、“时间”、“速度”等几个抽象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自然很容易解答问题。
3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涌现出来,包括游戏教学、问题教学、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等等,优化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方法,其根本都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这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需要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友斌. 兴趣,走进数学王国的“敲门砖”——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J]. 新课程(小学),2017(1).
[2] 刘书敏.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兴趣课堂[J]. 新课程(上),2017(2).
[3] 佚名. 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模式创新设计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