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起步,向“未来智多星”进发
2019-09-10姚佳森
姚佳森
小手牵大手,科普趣多多。作为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的衍生活动,第二届DI即时表演家庭挑战活动于5月11日在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精彩举行。来自全市15个区的300多支队伍各展绝活,通过拼脑力、秀技艺、亮口才、比合作,开心地投入到这场寓教于乐的亲子嘉年华中。主办方和教育界人士达成共识,未来将进一步丰富活动样式、探索课程建设、优化评价体系,让各个年龄层的孩子都能感受到DI多学科融合的魅力。
【赛题走心】
“蔬菜侠”“云博士”脑洞大开
今年是DI即时表演家庭挑战活动举办的第二个年头,今年有来自全市15个区共300余支队伍参赛,队伍数比去年翻了一番。
三下五除二,用废报纸折叠出一个“未来星球上的青椒”;让马里奥兄弟架起管道,成为垃圾分类的法宝;以七彩画笔涂出率性的图案,制成一枚独一无二的DI徽章……活动日上午9点开场后不久,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便充满了“DI小达人”的欢声笑语。
“我们是富含营养的蔬菜侠!”在主题为“隐世英雄”的赛场外,一群年龄在10岁左右的小学组成员,正摩拳擦掌,抓紧进行最后的台词彩排。来到场地更为开阔的“云博士2.0”赛区,各支团队则需要利用不超过12张的A4纸,事先制作垃圾投放工具,并在不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下,通过心有灵犀的交流方式,完成代表不同垃圾的彩球分类传输。
主办方表示,DI家庭赛一方面遵循了DI原汁原味的出题理念,另一方面以DI团队挑战、即时挑战为蓝本,降低其难度系数,如果把DI市赛看成相对专业的“泳道”,那家庭赛就更像欢乐轻松的“试水区”。与之同时,通过这次活动,让绿色环保的观念深入家庭,全家总动员,一起来做好垃圾分类。
【亲子互动】
家长更多地让孩子自主自导
那么,带上爸媽一起比拼创意,会掀起怎样的智慧小浪花呢?在松江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参赛队中,两位年轻的妈妈和5个孩子共同完成了任务。由于活动当日适逢母亲节前夕,场面更添一份温馨。她们表示:“准备这项赛事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全程都很开心,小朋友既能收获知识点,家长也能和孩子亲密互动。”
除了家长们的叫好,许多学校同样对本次赛事予以大力支持。作为今年家庭赛的主办地,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不仅广泛组织学生参赛,还尽心当好东道主,派出了近20名志愿者。校方介绍,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和DI活动颇为有缘,上个赛季DI即时挑战的全球集训也曾在这里举行。当时普陀区有20多所学校,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的老师前来观摩,看了一周之后都深受触动。
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参赛学生本人。两位来自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一年级、主场作战的女生王贝乐和施心妍告诉记者,她们都是参加过去年首届家庭赛的“二年级生”,和去年相较,今年的“云博士2.0”升级版更注重考查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别看王同学所在的队伍是清一色的“美少女小分队”,在制作运输道具的过程中,理工科知识同样杠杠的。施同学感慨,尽管过程中也有波折和困难,但通过团队分工和彼此磨合,她更深入明白了“一个项目的推进需要众志成城”的合作精神。
【未来升级】
与多元评价机制有效结合
因为DI,视野更开阔;因为DI,思维更活跃。这种正向的激励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同样适用于激励广大科普教育工作者。近年来,普陀区科技教育以“一核四翼十联盟”为核心架构,努力贯彻落实“让科技教育惠泽每一个学子”的教育理念。
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唐晓燕当日细致地观看了多场学生的比赛。她表示,普陀区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这需要长期的积累、系统性的构建,DI的系列活动,正是一个逐步培养学生自信、对科学探索热情的过程。为了让DI系列活动更好地与“推进资源建设的多元评价机制”一致起来,她建议,后期结合基础教育、学校基层,各界的有志之士,包括高校专家,联合起来构建一个评价体系,这个评价并非功利性的考试,它更接近于一把“让学生进步可视化的标尺”,“激励教育工作者,也激励我们的学生。无论比赛也好、学习也好、项目展示也好,其热闹的背后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