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拓展,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2019-09-10钟观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4期
关键词:课外拓展初中阶段物理

钟观进

【摘要】初中阶段对于物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课外拓展学习的时间甚少。而物理知识内容较多,仅依靠课堂时间难以有效地展开学习。因此,课外拓展学习既是初中物理课堂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实验、动手制作、结合生活、社会调查,将课内时间与课外时间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阶段;物理;课外拓展;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开始系统地接触物理知识,其主要的学习时间都集中在课堂中,课外展开拓展学习的时间甚少。然而,物理知识内容较多,学生仅仅依靠上课的四十五分钟的学习难以见到物理世界的全貌。为了延展学生的物理视野,扩大教学时间空间,教师不妨借助课外的实验、制作、调查、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知规律、实践创新、解决问题、理解应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一、自主实验,强化规律认知

实验是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一则容易受到场地、时间条件的限制,二则不一定能够确保学生都体验实验的过程。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自主实验,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律认知。

例如,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时,教材在拓展性实验中证明了“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一物理规律。然而,根据实验室的设备条件有限,并不能完全复制教材的实验。针对这一情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规律认知,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对这一规律进行求证。有的学生在水中放了两个乒乓球,用吸管在两个乒乓球之间喷水,发现两个乒乓球没有向两侧分开,而是由于两侧水的压强不一致,向中间靠近。有的学生准备了两张纸,在两张纸的中间猛地吹一口气,两张纸瞬间吸在了一起。学生们纷纷发动智慧,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存在。

学生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和求知,是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夯实的重要途径,通过以开放式的器材选择、实验方式补充课内实验的不足,就可以强化他们对物理规律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動手制作,引导实践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经常会参加一些假期科学小制作,而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少再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然而,科学制作是学生直接体会物理、理解物理的方式,并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电与磁”这一章节后,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兴趣,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我拿出一节电池,并让一块磁铁和电池负极吸引,之后拿出一节铁丝,按照电池的大小进行扭折,连接其正极和负极,此时,神奇的现象发生了——铁丝开始自动转动。看完后,学生们纷纷摩拳擦掌,也十分想参与科技的制作。我便布置学生在课外自主动手完成这一制作,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纷纷回家收集所需要用到的制作材料:磁铁、细铁丝、干电池,虽然学生们经历了数次的失败,但他们不断地修改设计方法,甚至弯折出了不同形状的吸铁石,使“发电机”达到不同的旋转效果,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践出真知,将课外科技小制作引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其必然性和优势性。由于课堂实践有限,教师不可能在课堂时间里使学生充分放飞自我,而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的兴趣,又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之中不断提升的。因此,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三、结合生活,解决具体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准确、迅速地理解讲授的知识点,通常会在伴随着教学的进度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但这些问题主要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现有知识点,因此有着很多的限制条件和情境设置。基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妨联系生活实际现象进行问题设计。

例如,在教学“浮力”这一章节时,在我给学生进行课前引导时,学生们对为什么会产生浮力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我认为这是可以引导学生课外探究的良机,便顺势将这一问题留给学生课下进行小组探究,让学生结合有关“浮力”的生活现象,以及查阅资料、预习教材内容,解决“为什么会产生浮力?”“浮力的产生条件有哪些?”这两个问题。各组学生在课后积极地预习教材内容,并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水在不同深度的情况下压强不同,物体由于存在厚度,上下两面受到的压力

(F1>F2)也不同,这个压力差便产生了浮力。

物理知识普遍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些物理知识时,经常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摸索中,培养问题解决逻辑,夯实知识基础框架,在形成自主解题能力的同时,巩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社会调查,理解应用路径

在课外拓展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还可以将初中的物理教学内容关于实际社会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意识,还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认识物理知识应用的新路径,提升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

例如,“安全用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在向学生讲解完课程主要内容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作业:调查自己小区居民的用电安全意识。学生在拿到作业之后,马上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调查问卷的设计,涵盖了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等方面。之后便以问卷为基础,在小区内进行走访。结果发现,大多数人的安全意识都并不是很强。这时学生们纷纷化身“小老师”,主动讲起了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工厂动力电路的电压为“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10—500kV”等等。

学生们接触物理知识普遍通过教材和题目,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一样的物理知识,不仅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还可以回馈到生活中进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升华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课堂中开展物理拓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通道。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课内时间与课外时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综合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文君.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75.

[2]王雪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87.

猜你喜欢

课外拓展初中阶段物理
留言板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拓展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