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移和旋转

2019-09-10王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大风车领悟物体

王敏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生活现象和分类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特点。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物体平移和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和变化,总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会准确判定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 准确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直观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两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棋子的实践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及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刚刚在上课前老师播放了一段非常欢快音乐,同学们听了以后觉得熟悉吗?

生:熟悉,是我们看过的《大风车》节目的主题曲。

师:老师在听《大风车》节目的主题曲时,仿佛看到了动画中在吱吱转的大风车,(出示课件)瞧!大风车在干吗呢?

生:旋转。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在做运动,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用手势做出视频中物体的运动过程。

(出示动画视频:拉抽屜、拧水龙头、旋转门的转动、平行门的移动、大风车的转动、方向盘的转动、平行推动窗户、直升机螺旋桨的转动)

师:这么多物体的运动,你能帮老师把它们的运动分分类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来分,是平移运动的为一类,是旋转运动的为一类。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运动方式。

(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

二、自主探究

1、感知感受平移和旋转实例,总结其特点。

师:请同桌两人为一组,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活动结束后请部分学生上讲台展示所做的平移和旋转运动。)

(1)、观察领悟

师:请一位学生将数学书在黑板上做上、下、前、后、左、右的平移运动。

(2)、体验领悟

再请全体学生将数学书竖立在桌面上,分别做前、后、左、右的平移运动。

师:观察数学书在每次平移的过程中,平移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数学书在平移过程中有没有离开过桌面?它是怎样平移?方向有没有改变?

归纳总结:在平移过程中,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始终不变,位置随时改变。

深刻理解: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叫作平移。

师:刚才大家理解了“平移”,知道了平移的特点,现在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领悟物体运动的另一种方式——旋转,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右手拿着三角板将右胳膊伸直做旋转运动。(请全体学生起立,每人右手拿着一个平面图形,一起将右胳膊伸直做旋转运动。)

师:在做旋转运动的过程中,胳膊和图形在旋转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归纳总结:在旋转过程中,右胳膊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方向和位置随时改变。

领悟理解:

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中心点或一个中心轴做圆弧或圆周运动的现象叫作旋转。

2、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快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举手回答。)

3、判断平移和旋转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物体的运动,如果你认为是平移运动,伸出两根手指平放在一起,是旋转运动的把手指围城一个圈举过头顶。

(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能积极地的参加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拓展练习

1.观察下面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 转的画“○”。

2.涂一涂。

3.哪个火箭是由  通过平移拼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将新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转化为能力。】

四、小游戏

师:同学们学的真不错,老师奖励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带来了五子棋,请你将五子棋的白棋平移到黑棋的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平移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板书设计

(作者单位:运城市理想学校)

猜你喜欢

大风车领悟物体
多么痛的领悟
会发电的“大风车”
领悟数学思想 做好期中复习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大风车转呀转
“浮”字等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
领悟真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