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教学

2019-09-10王喜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探究性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王喜

【摘要】 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导致一些物理实验课堂活动也无法顺利开展。而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明确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探究性 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28-01

0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

初中物理知识很多来源于生活,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事物变化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是很多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一些教师认为只需要将实验内容、步骤向学生讲清楚,做好示范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到做实验的活动中。一些教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初中物理教学不但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物理知识,还需要学生合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二)学生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不全面,没有意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认真做实验。也正是这样,很多物理教师认为实验教学比较麻烦,难以实施;同时认为物理实验教学根本达不到探究的目的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具体实验中,有些学生态度不端正,对实验的步骤了解不够,无法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导致实验结果错误或是不理想;不能进行实验结果的规范记录;实验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也根本无法实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实验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实验要求

初中物理很多实验都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才能完成。然而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验要求;实验设备、器材损坏、老化严重,同时学校对实验设备也没有专业人员统一有效的管理、维护,这些都会影响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特点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寻找规律,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是不同的,它属于学习的范畴,是对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上与科学研究有相似之处,实质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或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的实践能力。如“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实验,在控制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讨论其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逻辑思维,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学会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一)利用物理教学工具,启发学生物理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将抽象物理知识转变为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探究性实验教学情境

在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需求建立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对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生问题思考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全面深入到各级教育教学体系中,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例如在八年级“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实验本身对晶体的纯度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实验条件较难控制,操作不当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如果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观看相关的课件,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观察到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同时动态描绘出“熔化和凝固曲线”。

(三)提出探究性教学问题,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学生心理发育情况正处于对万事万物都有巨大好奇的阶段,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开展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

例如在八年级“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学生听过的“乌鸦喝水”故事进行课堂教学,并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乌鸦在水中加入石头后,就可以喝到水呢?”学生通过探究得知,水位会有所上升,紧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水位上升是因为石头将水排开,然后又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石头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排出的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通过这样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实验。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准备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溢水杯、小烧杯、水、石头等实验材料,将学生按座位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学生按要求采用不同的器材去探究浮力与排出液体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得出浮力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排开液体的质量、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即F浮=G排、F浮=m排g、F浮=ρ液gV排等三种表达式,在实验中深刻体会阿基米德原理,对物理知识形成形象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和物理知识水平。

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在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有效进行实验探究教学,值得我们不停地去探讨。作为教师更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研究探究式实验教学,增强其有效性,完善其缺点,使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及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姚轶辉.浅探改善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措施[J].中学物理,2015(18).

[2]赵莲.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2):284.

[3]程南.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时代教育,2015,(20):219.

[4]柯进福.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教育界,2014,(16):126-127.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