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绘本剧创编实施策略研究

2019-09-10宋回春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创编幼儿策略

宋回春

摘  要:绘本剧表演是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幼儿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故事表现出来,其能够提高幼儿的表演兴趣、树立健康的心理导向。绘本剧表演融表演、游戏于一体,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提高运动活力。选择优秀绘本剧能为幼儿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创编绘本剧已成为幼儿表演教育中的重点。

关键词:幼儿;绘本剧;创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6-0044-02

绘本剧是一种图画与文字相结合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其结构完整,内容充满趣味性,借助图画进行表现,向幼儿以较为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成长过程中的道理,有效提高幼儿的认知理解能力。绘本剧的表演实践中还有灯光、服装、音乐等各种元素,幼儿在表演绘本剧内容时可以熟知角色的情感表达,对音乐律动及场景也能较好把握,进而提高幼儿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表演水平。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绘本剧进行创作,是幼儿园不断探究的重点。

1.绘本的选择

绘本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绘本剧的内容一般都以童趣为主,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果脱离实际选择不符合幼儿心理年龄和兴趣爱好的绘本剧,无论如何进行创作,都不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无论是大班还是小班的幼儿,都具有表现欲望,都可以进行绘本表演活动。小班幼儿交往技巧较弱,各方面并未成熟,同时小班幼儿大多在2-4岁,正处于建立心理健康朝向的阶段,因此应该选择一些角色形象鲜明、情节诙谐生动,更偏励志、健康的剧本。幼儿通过表演,理解故事中的道理,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基础。绘本故事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要贴近事实,例如,在《聪明的小羊》中,小羊在森林中遇到了老虎,经过小羊与老虎的斗智斗勇,成功战胜老虎。这则故事告诉幼儿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应该镇静,不要害怕,发挥自己的才智解决问题勇敢面对。老师在选取类似题材时应该了解故事中的寓意,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善故事情节、结构,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

2.根据幼儿特点丰富故事内容

在选择好需要进行创编的绘本后,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丰富故事内容。如果对所有年龄幼儿采用一样的故事,则会导致幼儿积极性下降。小班绘本剧内容相比于大班绘本剧内容在题材、结构、内容上都比较简单,如果采用大班绘本剧的表演形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较为困难,操作难度大,挫伤幼儿的自信心,甚至导致幼儿思维出现固定化,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绘本剧创编应该遵循趣味性和表演性的原则,剧本内容能吸引幼儿兴趣,在表演中放松心情,得到快乐,尽情释放自己的表演才能。在幼儿剧创编过程中可以参考《小蝌蚪找妈妈》等类型绘本剧的语言表现形式、故事结构,创编人员也可以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内容,根据幼儿的意见进行绘本剧的创作。

3.丰富内容,精读绘本

剧本里面的角色是需要幼儿进行表演的,因此只有選择合适的角色,绘本剧的内容才能展开。角色的选定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同时角色的塑造不能过于单薄。比如,在《聪明的小羊》的故事中,如果仅塑造小羊与老虎两个角色,则故事表现性较差,不够生动。因此,我们和幼儿确定了小狗、小兔、小鸡、小马还有小鸭等其他角色,丰富了故事情节,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其中。同时各个角色的台词都是简单重复的,便于记忆,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应用情况。

在确定了角色之后,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绘本剧的故事内容。故事内容不宜复杂,要求内容简单清晰,角色特色鲜明。幼儿们在理解故事大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讨论,对原有的情节进行了补充。例如,在《聪明的小羊》的创作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各种常见的动物,孩子们根据故事内容进行了补充,如小羊在遇到困难时发出“咩咩”的叫声,丰富了小羊的形象,提高了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兴趣,也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

4.关注细节,突出亮点

绘本剧创编完成后更重要的是应用于表演。表演的细节包括对话、旁白、动作设计、舞蹈旋律等。孩子们是天生的表演家,但是小班的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有限,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们自主设计故事对白,采用更多韵律活动来表现故事内容。在绘本剧的编排过程中可以让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幼儿担任旁白这一角色,让所有孩子对故事内容了解后可以让多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促进孩子们之间相互学习,提升表演能力。比如,在《小狐狸吃葡萄》的表演中,不同的孩子扮演的狐狸摘葡萄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是踮起脚来摘葡萄,有的是拿棍子敲打葡萄,有的是一边摘葡萄一边吃葡萄。通过不同的孩子的表演,丰富了小狐狸的形象,给孩子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表演过程中动作和表情是故事表达的媒介。各种角色会出现不同的表情,以此来反映各个角色的心理。小班幼儿表情和动作表现力较差,如果仅通过基础表情表达比如“瞪眼睛、大声说话”等来表现则比较刻板和僵化,比如,在《聪明的小羊》的故事中,幼儿虽然穿着萌萌可爱的小猪道具服,但是无法表现出小猪的憨厚呆萌,无法更深入体会小猪的内心。老师通过对孩子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用肢体语言和更加丰富的表情进行表现,如通过扭动屁股,走路摇摇晃晃、歪脑袋等来表现小猪的可爱。

5.增加音乐辅助性效果

绘本剧是由故事改编而成的舞台剧,除了故事内容需要符合孩子们的特点之外,还需要外在条件的辅助。音乐的选取能使绘本剧在场景转换、情节发展中更加顺畅,更好地营造表演氛围,促进幼儿融入到表演的过程之中,促进故事的发展。良好的音乐也能提高幼儿对音乐认知水平,提升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使故事内容更好的展现出来,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小狐狸吃葡萄》这一故事中,根据故事的发展穿插着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果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是欢快轻松的音乐,表明小狐狸心情很好,突出小狐狸的快乐。等小狐狸摘葡萄时播放比较快速的音乐,以此来表现小狐想要吃葡萄又吃不到非常焦急的心情,最后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来表现小狐狸吃到葡萄后开心满足的样子。通过采用音乐的这种形式对故事的氛围进行塑造,提高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节奏,有助于幼儿掌握故事内容,提高表演的参与度。

6.场地和道具选择

幼儿教育需要重视幼儿的自由,因此场地不宜选取狭窄的空间。在没有安全隐患的教室、空旷的操场、表演区等都是适合幼儿进行表演排练的地方。刚开始表演时,由于幼儿对故事内容和表现不成熟,因此选择的场地应该范围较小,面向人数较少。随着对表演内容的熟练掌握,进而可以面向更大的舞台。从道具的选择上,由于幼儿好奇心强烈,对于危险警惕性差,因此道具不适宜采用硬度较高,不便于携带的物品。道具的选择应该遵循柔软,功能多样,操作方便的原则,避免伤害幼儿。比如,在《聪明的小羊》的故事中,小羊携带的纱巾,既能当披肩,也能当做绳子,实现了道具的多种用途。

绘本剧表演成功是幼儿全面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绘本剧的选择应该既表现故事的丰富性,又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有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绘本剧表演的目的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肢体写作、情感演绎能力,为以后幼儿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老师在绘本剧的创编和表演中发挥才智,创造出优秀的绘本剧。

参考文献

[1]林香琴.以绘本剧表演为媒介发展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幼儿教育研究,2087(02):34

[2]刘海鹰.小班幼儿绘本指导策略研究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03):135

[3]曹静.小班幼儿绘本指导策略研究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2):184

[4]王璐.小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创编的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18(02):183

猜你喜欢

创编幼儿策略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对抗类体育游戏的创编
新疆塔塔尔族健身舞创编研究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谈谈从绘本到绘本剧的创编与指导策略
Passage Four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