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课后习题的设计研究
2019-09-10李亚龙
李亚龙
【摘要】 提高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一直教育的长期课题。本文通过设计课后作业,提高课后作业的针对性来,希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关键词】 针对性 学科素养 减负 教学效果 前瞻性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100-01
学生在课后做习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对教学效果的升华,也是学生学习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有效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在课后做习题,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定理、定律、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还能形成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思维的品质。
一、课后习题的组织结构形式
课后做习题是学生独立实施的学习活动,多数情况下都缺乏教师的现场指导,如果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碰到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的习题时,往往会陷入狐立无助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所以,针对性课后习题设计的第一个原则,要适合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自行解决课后习题中遇到的问题。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使用了四个教学班分成兩组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又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第一组的课后习题中增加了课堂知识的梳理环节,放在整个课后习题的第一部分。课堂知识的梳理包括课堂所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的重现和归纳,以帮助学生对整个课堂所学做了个小结和回顾,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才是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第二组的课后习题中没有知识梳理环节,只有课后习题,习题与第一组的完全相同。在一个月的实验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和面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反映。第一组同学认为课后习题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感到学习负担不是很重,自己愿意把这门课学好;而第二组同学则认为,课后习题较难,难以单独完成,学习较费力。结合月考成绩分析,第一组班级的成绩明显好于第二组,并且厌学学生人数明显较第二组少。实验为期一个月,接着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第一组的班级的课后习题中少了知识的梳理,而第二组的班级中课后作业中加入了知识梳理环节。一个月过后的面谈和调查问卷显示,第二组班级的反映与第一组班级在第一个实验阶段的感受相似,第一组班级的反映与第二组班级在第一个阶段的感受相近。结合月考成绩分析,两组班级的月考成绩接近。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的设计,在加入知识梳理环节后,能够起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独立解决课后习题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知识梳理能使学生理解课堂教学过程,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间的关系理顺,也培养了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理解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课后习题的命题、选题原则
让学生做课后习题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本课题的研究表明,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的设计要遵循两个有助于的原则,即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为此,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的设计应当符合经以的原则:
第一,针对性的课后练习的设计首先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体现物理学科的素养。课后练习既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组成部分,就是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习题的设计要体现出物理的学科思想,避免为了应试而设计题目。
第二,针对性的课后练习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习题难度适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第三.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的设计要有前瞻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一些概念、一些物理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常常会形成误解和混乱。
第四,习题形式多种多样。同一类型或同一个知识点、或同一个技能考察点的题在课后习题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通过多次训练,反复强化,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技能,实现物理的学科核心素养。
第五,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的设计要有学科的系统性,体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的练习,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学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体系。
当然学无定法,教学无定法,针对性课后习题的设计也没有必然的法则。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后习题,才是唯一可行原则。
三、课后习题的呈现形式
传统的课后作业是纸质介质的,学生做在作业本上或纸质练习卷上。在今天,这仍旧可以作为作业的一种呈现方式。电子课后作业主要有三大类,文档格式、演示型、语音型。
文档格式。如WORD、WPS、PDF等几种常见形式。这些作业可以发到学生的电子信箱或微信或QQ空间上,学生完成后上传给教师。
演示型。做成PPT、以及其它视频格式,学生用播放器就能很方便地在手持设备或其它电子产品上打开。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完成作业,或者一边完成作业一边学习。这一形式能有效解决教师不在现场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法靠自身能力解决的习题,就如同老师时刻在身边。
语音型。教师将某些作业以口头形式布置,要求学生口头回答。学生可以将结果以微信形式发送给教师,老师在微信中与学生互动交流,解决学业中的问题。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作业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是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
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的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起到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过程,针对性的课后习题的设计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在本课题报告的最后,附有课堂教学设计一篇,课后习题的呈现形式文件夹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