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弘扬高尚师德
2019-09-10石琳
石琳
通过学习“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时代楷模”张玉滚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触颇多 ,他那种顽强的奋斗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矢志不渝的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四有”教师的模范形象,弘扬了高尚的师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张玉滚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扎根偏僻山村十七载,一心一意为山区教育事业做贡献,为山区孩子们点亮了前进道路上的希望之光。2001年毕业后,张玉滚便回到家乡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任教,从代课老师开始做起,2012年转为正式在编的人民教师后依然坚守岗位。2001年到2012年十多年的时间一直是个代课老师的角色,连一个正式在编的人民教师都不是,这是何等的勇气与担当让他坚持了下来?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始终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张玉滚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他说,自己愿意做那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愿守住村里孩子一个个可爱的笑脸,守住这片希望之花,努力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希望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有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他们用这根扁担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从冬天挑到了夏天。记得一个细节说到,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學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从这些小小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师德的传承,从老校长到张玉滚再到普普通通的老师,一根扁担,挑起了老师的担当、承载着义无反顾的责任,展现的是满满的师德。
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的。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只有追踪学科前沿,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不断进行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创新,才能站在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和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是对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
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活动,弘扬高尚师德,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教育系统涌现出孟二冬、殷雪梅、叶志平、石秋杰、孟佩杰以及北川中学抗震救灾师生群体、长江大学英雄集体等一大批可亲可敬、可学可鉴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最美教师”张丽莉在生死关头舍己救人、用无私大爱谱写的生命赞歌,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震撼心灵、温暖人心、感动中国。我们要向时代楷模看齐,立足本职,率先垂范,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和引导全校教师像楷模学习,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有责任、敢担当的新一代。
学习时代楷模,弘扬高尚师德,关键在行动,要组织开展以学习时代楷模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构建更加完整的青少年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要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在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和践行时代楷模精神,引导学生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激发道德自觉,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张玉滚老师的先进事迹,认真思考该如何去做一名人民需要的好老师!我们要学习张玉滚老师的感人事迹,发扬张玉滚老师的高尚精神与品格,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立足本职岗位,践行树德立人的教育使命,去争做人民需要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