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
2019-09-10王建英
王建英
众所周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而且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因此,在组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立足该课程的特点,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以此实现有效教学。下面,我将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我是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有效教学的。
一、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在师道尊严传统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基础知识,常常会将自身的教作为教学中心,将自己作为教学的“权威”。而且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听从”自己的指挥,教师常常扮演控制者或管理者的角色,认为学生只需要将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记牢即可。这种教学理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违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展中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在活动参与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 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开展中,教师一味地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综合活动的重要性。而且,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并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应付考试,常常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來进行知识传授,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需要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参与课堂即可,无须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反应。久而久之,在这种天性、个性被束缚的情形下,学生会丧失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新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实施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将知识讲授与活动开展结合起来,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中内化知识、践行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学习经历等不同,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以此实现因材施教。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在组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一般会选择一些直观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理論知识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其中以多媒体的运用和趣味小品演示的方式运用的作为普遍。比如,在《我的家乡真美丽》这一内容中,我会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景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观赏到美丽的家乡风情。然后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为创设民俗文化情境,以春节为例,学生随心所欲畅谈自己的春节印象,并在课堂上组织迎新年活动,从装扮教室到包饺子、表演节目等将文化因素贯穿其中,如吃到含有硬币的饺子则喻为来年有好运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实现教学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以此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使“说教”与实践结合起来,以此缩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差距,以此实现知行合一。比如,在《家乡的风味小吃》这一内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将自己家乡的风味小吃进行描述,有条件的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小吃带到课堂上,这些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中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畅所欲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为了能够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从学生入手,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来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激发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