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阅读模拟训练

2019-09-10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16期
关键词:保险箱保尔大脑

一、课内文言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行拂乱其所为 拂:

(3)而后喻 喻: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

(2)入則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

3.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受大任的人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

B.本文体现了孟子文章的特点:善用修辞,使用排比和比喻,气势磅礴,极有说服力。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个人再说到国家,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二、课外文言阅读

义 犬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顿念犬吠有因。候关出城,细审来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橐(tuó):钱袋;④冲衢(qú):交通要道。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既走,则又从之/奔走钻营

B.犬始奔去/去国怀乡

C.返辔疾驰/痛心疾首

D.金亡其半/亡命之徒

5.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提 耳 起 视 则 封 金 俨 然 感 其 义 买 棺 葬 之

6.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你知“羞”吗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不善言辞或羞于表现的人。在别人尽情享受社交的种种快乐之时,他们只能静静旁观,表情显得木讷、呆板,甚至被人认为是“异类”。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10%的幼儿“生来害羞”。这些儿童在与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接触时,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谨慎和缄默。

②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害羞就是一个人性格内向造成的。但是科学家通过行为研究、大脑扫描甚至是基因测试,逐渐了解到,害羞是一种复杂的状态。

③为了寻找害羞的原因,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小学生。让小学生们先回答调查问卷,然后根据他们的害羞程度分了小组。之后,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系列的图画,上面画的是表示高兴、生气和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要求小学生识别这些脸。结果显示,害羞程度高的小学生,一直不能顺利地解读表示生气的脸。

④当研究者用脑电图扫描的方式记录小学生的大脑活动时,他们又发现,在那些羞怯指数较高的孩子的大脑中,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层活动能力较弱,而负责焦虑及警惕情绪的扁桃体部分则颇为活跃。所以,在参加社交活动时,一般的孩子能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反馈;而那些害羞的孩子很可能不懂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无法做出相应的反馈,当他们面对难以辨识的表情时,就会变得很警惕,表现出来的就是害羞。

⑤害羞孩子的大脑是如何被塑造成这样的呢?心理学家接着收集了这些小学生们的唾液样本,对其进行DNA分析,结果发现,害羞的孩子的基因中与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有一两个比别人更短,使得他们大脑内5-羟色胺浓度过低,导致他们交往不畅,最终可能产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比如焦虑、惊恐,最严重的是抑郁情绪,而这样的人通常比较害羞。因此,由于基因的差别,有些人生来就害羞。

⑥心理学家曾对一批具有羞怯性格倾向的2岁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最初有羞怯倾向的人,虽然有2/3的人长大后仍是这种性格,但仍有1/3的人通过努力克服了这种害羞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⑦人们通常认为,害羞会影响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害羞的人更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但是心理学家发现,害羞的小孩更能强烈地体验积极的情绪,比如成就感,这能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另外,由于害羞的孩子交往空间相对狭小,他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同时,他们涉及暴力犯罪或团伙犯罪的几率也更低。

(选自《百科新说》,有修改)

7.下列对于害羞产生的生理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害羞的孩子大脑中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层活动能力较弱。

B.害羞的孩子大脑中负责焦虑及警惕情绪的扁桃体部分相对更活跃。

C.害羞的孩子大脑内与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有一两个稍短。

D.害羞的孩子大脑内的5-羟色胺含量过低,导致他们交往不畅。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①段列举数字,说明约有1/10的害羞者是因为先天原因造成的。

B.第③段细致地交代了心理学家判定孩子害羞与否的过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实证性。

C.第④段画线句通过将一般孩子和害羞孩子作比较,突出害羞者难以辨识别人面部情从而导致害羞的特点。

D.第⑥段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的方式,表明部分害羞的人依靠后天的努力是能改变羞怯性格的。

9.过年了,舅舅带着7岁的表弟来家里做客。见了面,表弟却一直躲在舅舅身后,不肯主动跟大人打招呼。舅舅为此很生气,还说表弟在学校也不愿跟同学交往,以后肯定没出息。请你根据上文的内容,用有关害羞方面的知识正确开导舅舅,让他更理智地面对这个问题。(4分)

答: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锁进保险箱里的指纹

[美]休斯顿·凯恩

①希森探长最近遇上了一宗大案,嫌疑人是州议员朗利,希森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以药品公司做掩护,私下里从事毒品交易。与此同时,朗利也知道了希森在调查自己,他曾派人送来大笔款子。想跟希森探长做交易,被希森探长拒绝。于是,他动了恶念,决定收买杀手,除掉这个对头。

②杀手名叫兰勃,他参与过一次银行抢劫案,希森没有放过他,兰勃因此坐了两年牢。一般职业杀手慑于希森探长的威名,都不敢接朗利这桩“生意”,兰勃早就对探长心怀不满,决定当一次杀手。

③晚上,兰勃带着手枪,在希森家的院子外转悠了半天。他知道,探长只有一条狗陪伴着,他将毒药装进胶囊塞进一只鸟的嘴里,再将这只鸟弄伤,扔到院子里。那条狗逮住这只受伤的鸟,三口两口就把它吃掉了。不一会儿,毒性发作,狗哼也没哼,就倒毙在院子里。

④兰勃大喜过望,跳进院子,大步奔向卧室,一下子把枪对准正在看电视的希森探长,得意地笑道:“探长先生,还认得我这个倒霉蛋吗?”

⑤希森一怔,知道杀手已经干掉了自己的狗,只有靠自己来拯救自己了。他镇静地说:“我叫不出你的名字,但知道你犯有前科,犯罪档案里必有你的资料。”

⑥兰勃晃了晃手抢,骂道:“去你妈的犯罪档案吧!只要你一死,那些档案都可以付之一炬!”

⑦希森探长耸耸肩,微笑着问:“难道你就是为了抹去这些污迹来行刺的?”

⑧兰勃狂笑起来,说道:“不,有人还准备给我两万美元,你的脑袋还值点钱呢!”

⑨希森身子微微一抖,说道:“这人肯定是朗利,对吗?我正在办他的案子。”

⑩“你少打听,反正,我是注定要发财了。”

{11}探长打开身边的酒瓶,在两只杯里倒上酒,说道:“如果我给你两万美元,你能否让我从容地喝完这一瓶酒再死呢?”

{12}兰勃是个贪财的人,一听这话,马上说:“可以考虑,你快把钱拿出来!”

{13}探长递过一杯酒,说:“为了这个可怜的协议,咱们先干一杯吧。”

{14}兰勃怀疑地望了一眼递过来的酒杯,将它换成探长身前的那一杯,这才一仰脖喝了下去。希森也一口气喝光那杯酒,慢慢走到大保险箱旁边,拨好密码,打开保险箱,拿出一只鼓鼓的信封,对兰勃说:“里面是两万美元,你数数吧。”

{15}兰勃接过信封,看了看,又掂了掂,挥了挥枪,说:“回到你的位子上,继续喝酒吧,我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死去的。”

{16}当希森坐回来时,杀手却发现,他刚才拿着的那只酒杯不见了,忙问:“酒杯呢?”

{17}探长轻松地笑了笑,说:“那只酒杯已安全地躺在大保险箱里了。它上面,既有我的指纹,也有你的指纹。等你打死了我,它会把今晚的秘密告诉警方的。因为你的指纹已经记录在档案里了。

{18}兰勃这才发觉大事不妙,他冲到保险箱旁,想拉开它,但保险箱的数字码已被拨乱,他是怎么也奈何不了这铁家伙的。

{19}希森探长又拿出一只酒杯,给自己斟上酒,缓缓喝下,说道:“只有最后一条路了,你自首,出庭作证,政府甚至会奖励你的。至于那只酒杯,我会在合适的时候把它再擦干净的。”

{20}兰勃扔下枪,选择了探长指明的路。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选》)

10.故事写了探长和杀手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请分别写出他们“智”的表现。(每个人写两条)(4分)

答:

11.文中两次写到探长喝酒,请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希森也一口气喝光那杯酒

答:

(2)希森探长又拿出一只酒杯,给自己斟上酒,缓缓喝下

答:

12.小说的主体内容大都在写人物的对话,请分析本文的对话描写有何特点。(4分)

答:

13.故事标题是《锁进保险箱里的指纹》,换成《探长与杀手》好不好呢?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五、名著阅读

夏季到来的时候,保尔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去外地休假了。身体不好的都到海滨去。一到这个时候,休养成了大家热切盼望的事,保尔忙着给同志们张罗疗养证,申请补助,打发他们去休息。同志们走的时候,脸色苍白,神情倦怠,但是都很高兴。他们留下的工作全压在保尔肩上,而他就像一匹拖着车子上山的驯顺的马一样,把工作全担负起来。这些同志晒得黑黑的回来了,个个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接着是另一批同志又疗养去了。整个夏天总有人外出,可是生活是不会在原地踏步的,生活要前进,保尔也就没有一天能够离开他的岗位。

年年夏天都是这样过的。

保尔不喜欢秋天和冬天,因为这两个季节给他肉体上造成很多痛苦。

今年,他特别焦急地盼望夏天快到。他的身体正在逐年衰弱,甚至连他自己也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这一点。现在他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承认自己经受不了紧张工作带来的种种困难,承认自己是个残废;要么坚守岗位,直到完全不能工作为止。他选择了后一条。

有一回,专区党委常委会开会的时候,专区卫生处长巴尔捷利克,一个做过地下工作的老医生,凑到保尔跟前,说:“保尔,你的气色很不好。到医务委员会检查过吗?身体怎么样?大概没去过吧?我记不清了。反正你得检查一下,亲爱的朋友。星期四来吧,下午来。”

保尔有事脱不开身,没有到医务委员会去。可是巴尔捷利克并没有忘记他,亲自把他拉到自己那里。医生给保尔仔细检查了身体,巴尔捷利克也以神经病理学家的身份参加了。

检查之后,写了如下处理意见:医务委员会认为柯察金同志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去克里木长期疗养,并进一步认真治疗,否则难免发生严重后果。

处理意见的前面,用拉丁文写了一长串病名。从这些病名中,保尔了解到的只是:他的主要灾难不在腿上,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

巴尔捷利克把医务委员会的决定送交常委会批准,没有一个人反对立即解除保尔的工作,但是保尔自己提议,等共青团专区委员会组织部长斯比特涅夫休假回来之后他再离开,保尔怕丢下专区团委的工作没有人负责。这个要求虽然遭到巴尔捷利克的反对,大家还是同意了。

再有三个星期,他就可以去度他一生中的第一次休假了。

抽屉里放着到叶夫帕托里亚去的疗养证。

保尔这些日子工作抓得更紧了。他召开了专区团委全体会议,为了能够放心离开,他竭力在走之前把工作安排妥当。

可是,就在他要去休养,要去看他一生中从未见过的大海的前夕,竟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丑恶事件,一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

14.文中“意外的丑恶事件”指的是什么事情?保尔是怎么处理的?(2分)

答:

15.结合选文的情节,分析保尔的性格。(写出两个方面即可)(2分)

答:

16.保尔从顽皮、惹是生非的少年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并非一蹴而就的,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保尔是怎样“炼”成一名钢鐵战士的。(4分)

答:

(郑书慧供稿,参考答案见第三版)

猜你喜欢

保险箱保尔大脑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笑一个吧(1则)
奈保尔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老爸的保险箱
最强大脑
老爸的保险箱
侨领的保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