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步法,轻松突破区域地理学习的瓶颈

2019-09-10香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50期
关键词:交错带荒漠化西北地区

香玥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最大特征,许多考试试题以区域地理背景为切入点命制,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以西北地区为例,简单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一、区域定位法

区域定位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常用来定位的要素很多,如经纬网、河流、山脉等。

例1:下图所示區域可以开发的清洁能源有哪些?

解决该题时,从图中经纬度、河流等要素判断该区域为西北地区,再利用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强”和“多大风天气”,得出答案“太阳能”和“风能”。

二、地理要素联系法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其组成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我们可利用这种联系来加强知识的积累和解题能力的提升。例如,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时,我整理总结如下,解题时便可信手拈来:

三、材料——知识联想法

图文信息的获取与加工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面,运用图文的表面信息联想到所学知识,是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例2: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生态问题发展分布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表示水土流失。

B.纬度高,气温低是该地农业发展的最不利因素。

C.大量修建水库,会加剧该生态问题。

D.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能够缓解该生态问题。

第一步,进行区域定位(西北地区)。

第二步,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西北地区的生态、农业、水资源等相关知识,得出结论。

阴影部分表示的是荒漠化现象。水源不足是该地农业发展的最不利因素。大量修建水库的话,便会增大裸露的水体面积,蒸发量加大,加剧了荒漠化。而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但同时因为气温的上升,蒸发量也增大,冰雪融水未形成补给的径流就有可能被蒸发掉了。故选C。

四、“建模—破模”法

建立成因类、措施类、评价类综合题等答题模板,不失为高考备考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我们可以建立西北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影响这个模板:(1)造成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2)造成地面沉降、塌陷。(3)河流,湖泊水量减少形成干涸等灾害。(4)影响植被生长。(5)破坏房屋和公路等公用设施……

有了较为全面的模板作为基础,答题时根据材料,灵活地迁移知识和运用知识,可有效提高得分。

例3: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脆弱,交错带易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请分析图示区域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结合模板,进行筛选和取舍,我们不难组织较全面的答案。首先得明确图示地区为绿洲区,生态裂谷出现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再者,绿洲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低于周围地区,低于交错地带,导致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地区,交错带区域更加缺水。并结合交错带的自然环境特点,如风力作用为主、有沙丘景观等。最终得出答案:在这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植被退化,风力侵蚀作用增加、固定沙丘转化为流动沙丘、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退化。

所以答题模板,可完善地理思维,提高解题效率,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切不可生搬硬套。建模的主要目的是破模,要因时、因地、因材料而变。

【指导老师:廖运洪】

猜你喜欢

交错带荒漠化西北地区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水陆交错带生态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进展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西北地区首届课博会在宝鸡召开
1987-2010年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绿洲-荒漠交错带沙漠扩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