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隆平的“院士观”

2019-09-10张达明

故事家·花开不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袁隆平

张达明

袁隆平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十几项国际大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遗憾的是,袁隆平没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但后来他却获得了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甚至有人不客气地指出: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悲哀”。

面对公众的激烈言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时任院长路甬祥曾这样说:“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当时之所以没有能当选,是因为那时候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主要强调生命科学。当时比较强调的是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是否创造了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思想,那就要求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当时袁隆平所做的还是用比较传统的雜交办法,所以没有选上。他的落选,完全是一个历史上的误会。”

在不同人的眼中,院士的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有的科学家认为,院士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有的科学家认为,院士就是一部“提款机”;但有的科学家却认为,院士仅仅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未来工作的督促。

而袁隆平对于自己落选中科院院士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我没当上中科院院士,说明自己的水平不够,所以依旧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我是研究超级杂交水稻的,我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出新成果,为粮食安全作贡献,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当时选拔时,我并没有毛遂自荐要参选中科院院士,而是大家推荐的。落选以后,我也再没有参加过。我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是人家推选的。”

袁隆平还表示:“国际上给我的奖励是14个,其中农业科学领域最多。但即使奖励这么多,我也不会以此为傲,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啊。”

袁隆平的“院士观”,向人们张扬了一种可贵的精神:不能把科学研究变成一个“追逐名利的场所”,特别是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更应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素材分析

懂得无常,就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被名利和物欲所驱使,最终获得生命快乐的源泉。

话题拓展

平常心;淡泊名利;踏实。

名言速记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韩非子

猜你喜欢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袁隆平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中国科学院1977年工作会议与全国科技工作的拨乱反正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联想“又”上市了
袁隆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