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磺胺类药物中毒诊治
2019-09-10林国栋
摘要:磺胺类药物不仅具有价格低廉、易于保存、抗菌谱广、使用方便等优势,而且对一些常见鸡病如球虫病和传染性鼻炎等有特效,所以在养鸡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但是许多技术人员在使用时会由各种原因引起鸡群中毒情况,要引起关注。
关键词:磺胺类药物;中毒;肾脏;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74
0 引言
某鸡场于2018年9月19日引进一批海兰褐蛋鸡6000只,在2018年12月12日鸡群发生眼睑肿胀、流鼻涕的鼻炎症状,就立即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防治,用药1周后,鸡群基本恢复健康,技术人员害怕鸡群再反复发作传染性鼻炎,所以在停药3d后再次使用3d,发现鸡群中有的鸡只食欲不振、开始发蔫,死淘数量又开始增加。
1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食欲变差、精神状态不佳、鸡冠和肉髯变白,羽毛松乱,有的肉髯上有出血斑点,有的鸡只敏感兴奋、发生抽搐和麻痹,随着病情的加重,鸡只眼睑肿胀出血或肉髯出血,有的鸡只出现腹泻排绿色粪便或因出血较多而死亡[1]。鸡群停止使用磺胺类药物后第2天,死亡数量迅速下降。
2 剖检病变
对病鸡进行剖检可见肌肉、皮下、眼睑和鸡冠等均有广泛性出血或出血斑,尤其是腿部和胸部的肌肉更加典型,胸肌上有弥漫性或条形出血,腿部肌肉点状或斑状出血,喉头和气管粘膜上可见出血点,血液很难凝固且稀薄如水,骨髓颜色变浅,小脑肿胀有出血点。肝脏淤血肿大、出血,有点状出血或针尖状坏死灶,呈紫色或黄褐色。心脏充血、心包积液、内外膜有斑状出血,脾脏和肺脏肿大淤血,表面也有白色坏死灶。肌胃黏膜点状出血、肠道粘膜也有出血点、有的剖开腹腔可见大量红色积液,肾脏苍白肿大、输尿管扩张且有大量尿酸盐结晶堵塞。
3 诊断
由于鸡群发生传染性鼻炎,害怕鼻炎反复发作,连续使用磺胺类药物7d后停药3d又接着使用磺胺类药物3d,有使用磺胺类药物的用药史,且使用时间较长。然后从输尿管中采取白色沉淀物进行镜检,可以看到明显的尿酸盐结晶,再加上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以确诊鸡群是磺胺类药物中毒。
4 治疗
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含有磺胺类药物的抗生素和添加剂,其他的治疗传染性鼻炎的药物也应停止使用。供给充足的饮水,每天上午在饮水中添加肾肿解毒药物,下午在饮水中添加3%~5%的葡萄糖溶液+1%的碳酸氢钠溶液+100g/L维生素C,全群连续使用5d时间,有利于促进磺胺类药物的排出,降低对各个脏器的损害,并提高机体的排解毒物的能力。每千克饲料中添加35g维生素K和0.5g维生素B,连用5d,以增加凝血作用和加快鸡群恢复健康[2]。
经过上述方案的治疗,第2天大部分鸡只精神状态好转,鸡群中没有再挑出发蔫的鸡只,每天死亡数量由33只下降到12只,粪便颜色逐渐好转,第3~4天鸡群粪便正常,采食速度和饮水量也明显好于以前。
5 引起中毒原因
5.1使用时间长
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通常要求使用3~5d为宜,有时生产中有继发感染时,会连续使用7d以上,这样会促使磺胺类药物在鸡体内蓄积,造成药物中毒现象。
5.2使用剂量大
正常情况下,磺胺类药物在饲料中添加时可以按照0.1%~0.5%使用,计算称量失误或同时添加2种磺胺类药物,均会因药物剂量较大,引起磺胺类药物中毒。
5.3药物混合不均匀
因磺胺类药物毒性较强,容易出现药物中毒现象,所以无论在饮水中还是饲料中添加,要先稀释、混合均匀,如果直接在大量饲料或饮水中直接加入磺胺类药物,就会由于局部饲料或饮水中药物浓度太高,发生中毒现象。
5.4使用方法不当
对于部分不溶于水的磺胺类药物,一定要添加在饲料中使用,如果用于饮水中,虽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了,但是由于水线中流水速度缓慢,在鸡群饮水过程中药物会缓慢沉在水线底部,这样也会造成药物中毒。
5.5饲料中缺乏维生素K与维生素B
磺胺类药物能和血浆蛋白结合成变应原,引起鸡体发生变态反应,进一步造成血细胞和组织细胞裂变,进而各个脏器发生出血性坏死。同时鸡群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B和维生素K就会受到抑制,引起鸡体消化紊乱、解毒功能和凝血机制下降,最终致使鸡体发生出血现象。如果再加上饲料中缺乏维生素K和维生素B,就会更容易引起中毒现象、加剧鸡体出血情况。
6 预防措施
6.1掌握用药情况
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首先掌握使用磺胺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時间,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准确计算和称量出药品,混合均匀、每个疗程使用3~5d,切忌超出使用剂量或者长时间使用,尤其在育雏期和产蛋期,鸡群对磺胺类药物比较敏感,更要慎重使用。使用磺胺类药物后应每天观察鸡群实际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3]。
6.2补充维生素与使用增效剂
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应在饲料中添加3~4倍量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B,有利于减缓磺胺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同时建议使用磺胺增效剂和磺胺类药物一起使用,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减少使用剂量,避免发生中毒事件。
6.3药物选择
选用磺胺类药物时,应选择毒性小的药物来治疗肠道疾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场内药物浓度增加药效,而且还可以降低血液中药物浓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反应。当鸡群感染损害肾脏的鸡病时,绝对不能再使用磺胺类药物,以免增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使用磺胺类药物后,应在饮水中添加3d保肝护肾的药物,以缓解药物对脏器的毒性反应[3]。
在治疗鸡群疾病时不能把2种以上的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这样容易加大用药剂量增加中毒风险。如果磺胺类药物使用3d后,鸡群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就要选用其他敏感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饮水中添加2g/kg的保肝护肾药物尽快排出蓄积的磺胺类药物,有利于避免磺胺类药物的中毒。
7 结束语
使用磺胺类药物后,能在鸡体的消化道内迅速吸收,并且3~4h能到达作用峰值,进而起到很好的抗菌与治疗疾病的作用。尤其对球虫病和传染性鼻炎有特殊疗效。但是鸡体肾脏过滤面积小且尿液酸性,如果使用毒性较强且溶解度较低的磺胺类药物极易造成对肾脏的损害,所以在养鸡生产中一定要谨慎选用磺胺类药物、以免对鸡体肾脏造成损害,发生中毒情况给养鸡场造成较大损失。
参考文献
[1]李万年.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07(10):83.
[2]王晓琼,黎鸿彬.种鸡磺胺类药物中毒与防治[J].中国家禽,2013(8):58.
[3]侍亚,卞红春.一起肉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报告[J].中国家禽,2009(15):50.
作者简介:林国栋(1977-),男,河南伊川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