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管理存在问题及疫病预防措施

2019-09-10闫雪萍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疫病防控存在问题

摘要: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逐步由散养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变,养殖规模不断增加,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规模扩大中存在侥幸心理和盲目心态,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并没有构建完善的疫病防控措施,使多种疫病的防控压力越来越大,疫病种类不断增加,危害不断增加。因此需要认真做好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落实疫病预防措施。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养殖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疫病预防措施,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养殖场管理;存在问题;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 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25

0引言

近年,随着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养殖行业逐步由零星散养模式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有效推动了生猪养殖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促进基层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规模化养殖场由于养殖规模较大,动物数量较多,养殖密度较大,生猪来源较为复杂,都给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较大难度。在生猪养殖中很多养殖户没有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法,不注重各个方面的饲养管理,极易加大疫病传播流行。因此,做好养殖场的饲养管理,科学构建防疫措施,对促进生猪养殖场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存在的问题

1.1选址不合理

生猪养殖產业发展中,不管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还是中小规模养殖场,布置的合理与否都会对生猪健康产生影响。很多养殖户由于以前没有动物养殖经验,在场址选择中存在随意性,经常到划定的限养区和禁养区内建设养殖场,或者选择的养殖场场址紧靠污染企业,紧挨着饮用水源,养殖场周围是人员聚集区,由于选址不当,使养殖场周围存在多种污染因素和应激因素,生猪在生长中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此外,在养殖场建设中也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情况,很多养殖户所选择的养殖场地势低洼,很容易积水,排灌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将养殖场的积水排出。养殖场在建造中各个区域划分不合理,产房、保育猪、育肥猪、育成种猪养殖舍之间的距离较近,相互接触很容易导致不同致病原在不同日龄的猪群中传播蔓延。此外,有较多养殖场在建造中并没有构建净道和污道,也没有划分隔离区域和养殖区域。养殖场出现发病后,并不能第一时间将动物隔离养殖,常与健康动物接触,导致致病原传播蔓延。

1.2饲养水平差

在生猪养殖中,很多养殖户盲目重视扩大养殖规模,不注重改善养殖环境,普遍存在饲养密度过大,卫生环境不良的情况。在生猪生长中,很多养殖户普遍忽视了猪舍整洁程度、环境温度、饮水质量、空气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饮用水质量、圈舍空气质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不同季节外界温度不同,生猪对饮用水的温度要求不同。如果养殖户片面追求养殖效益,不注重控制饮水质量,冬春季节向生猪投喂带有冰碴的饮用水,极易造成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影响牲畜的健康。在某些疾病流行高发期,如果不能在饮用水中添加相应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容易导致致病原在猪群中快速传播蔓延。养殖场环境卫生较差,空气污浊,有毒有害气体积累,会进一步刺激猪的呼吸道黏膜形成呼吸道炎症,导致呼吸道系统的抵抗能力变差,容易感染某些内源性和外源性的致病菌,引发一系列的传染性疾病。

1.3卫生防疫差

很多养殖场并不能坚持自繁自育、全程封闭化的养殖模式,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区域。进入养殖区域前,外来人员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佩戴相应的服装。很多养殖户由于忽视这方面的管理,导致人传播传染性疾病的概率极大增加。此外,很多养殖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养殖的猪群没有出现异常发病情况就是安全的,不需要疫苗免疫接种。也有不少养殖户认为,只要生猪接种疫苗就是1 00%安全,忽视管理,导致疫病传播蔓延。

2疫病预防措施

2.1 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业支撑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多种疫病混合感染,是畜牧业发展和支撑体系矛盾的集中体现。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中,必须加强以动物疫病防控为主的体系建设。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中,需要统筹兼顾整个产业发展、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生猪养殖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使畜牧业支撑体系的建设能有效满足整个畜牧养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畜牧养殖产业的疫病防控能力。

2.2科学建设养殖场

养殖场场址选择不合理是导致生猪疫病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养殖场建造前,养殖户需要向当地的环保部门,畜牧兽医部门,动物防疫部门作出申请。当地环保部门应引导养殖户在养殖区域内建造养殖场,并保证选址合理,要远离屠宰场、污染企业、人员聚集区,远离饮用水水源地带,保证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有充足的水电供给。结合养殖规模科学划定养殖厂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隔离区域,并设置污道和净道,并保证两个道路相互隔离,单独运行。

2.3加强疫病防治

生猪疫病的传播流行十分复杂,致病原因也十分复杂。近年随着免疫密度不断增加,某些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单一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多种疾病常混合感染,继发感染,造成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诊断难度较大。养殖场一旦出现发病情况,病情会快速传播蔓延,造成的死亡率较高。畜牧兽医部门应结合地区疫病流行特点为养殖场制定针对性的免疫程序,除重点做好每年春秋两季重特大传染性疫病免疫接种外,还应做好本养殖场的疫病免疫接种,在疫病流行高发期,及时疫苗免疫接种,保证动物体内抗体水平达标,预防疾病的传播流行。养殖场一旦出现发病情况后,应立即将患病猪单独养殖,并观察其他生猪是否存在发病情况。药物治疗中应综合考虑致病因素、致病原种类、营养条件、免疫调节等多种因素,及时查明致病原因和致病原种类,然后选择对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

2.4做好通风降温防寒保暖工作

夏秋季节外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一旦圈舍内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影响到身体抵抗能力,为某些重特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提供条件。因此进入夏秋季节后,一定要确保圈舍内通风良好,有持续新鲜空气通入。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在圈舍内配置纵向湿帘降温系统,保证将猪舍内的高温高湿气体快速排出。此外,可以在猪舍的顶部开设天窗,加速散热,强化空气流通。进入冬春季节后,由于外界温度较低,要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及时检查通风口的密闭情况,做好猪舍的修缮工作,减少一切应激因素对生猪健康生长造成的影响。

3结束语

在生猪养殖中,需要养殖场结合养殖规模、养殖现状、疫病流行特点,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案和防疫程序。在疫病防控中,只有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不断规范养殖场的生产行为和管理行为,积极引导生猪养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绿色生态方向转变,才能提高整体的养殖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敏,裴爱民.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新理念[J].北方牧业,2006 (2):14.

[2]张红飞,褚德龙.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的基本要点[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2 (4):40.

[3]王永斌,白国勇.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的关键措施[J].畜牧市场,2008 (2):56-57.

作者简介:闫雪萍(1987-),女,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疫病防控。

猜你喜欢

疫病防控存在问题
肉羊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建议
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举措分析及讨论
水灾后畜禽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措施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湖北省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