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分析与对策
2019-09-10徐飞
徐飞
摘要:笔者立足于本科研单位的人才结构和特点,剖析体制机制和市场活力创新等要素,针对当前城建领域科研任务重、发展压力大等实际问题,就如何做好科研技术人才心理工作,适应新形势,调动积极性方面开展了细致具体的分析和建议。
长沙市城建科研院成立于六十年代,随着社会变革和城市发展,城科院也由单一的试验室向综合性科研院发展。在发展初期,由于适应市场阵痛期,人才队伍也经历了停薪留职、下海等过程,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市城科院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在市政前期研究、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城市建设新领域,着力打造城建领域科技排头兵和住建系统的智库,努力为长沙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单位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才逐渐回归。自2005年起,逐年招聘和引进大量研高学历青年人才充实科技队伍,并根据任务需要设立院士工作站和聘用省市知名专家,极大丰富了院科研技术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
当前城建领域科研任务重、发展压力大,但我院作为财政差额拨款单位,既要受机制体制约束,又要接受市场竞争,特别是分配机制单一,财政不兜底,再加上市级科研院所平台的限制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技术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活力的充分发挥。
根据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和观察发现,由于科研及咨询人员要求较高,其它检测、技术管理人员相对要求较低的特点,作为处于生存和发展中的市级科研院所的一员,我院专业技术人员存在以下较为普遍的心理压力。
(一)科研压力与工作强度带来的职业压力。科研技术人员长期面临繁重的科研任务,特别是青年骨干技术人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成常态;加上相对单调的工作生活环境,缺少适当的心理疏导途径,极易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和心理压力。主要表现有: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自我认知偏差等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身体不适,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科学调节、正确疏导和有效释放,就会影响到个人心态,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效应。
(二)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带来种种社会压力。改革开放 和经济社会转型,无疑也对科研工作人员的社会认知造成了巨大冲击。贫富差距、特权现象、工作际遇等社会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新老一代科研工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特别是青年职工,由于收入限制及单位平台较低,容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 发展前景产生动摇。压力之下,职工易出现心理不适,带来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不良反应。如果不能帮助职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单位性质,规划好自身发展定位,就无法让他们专心工作,深入开展研究,甚至出现人浮于事的蝴蝶效应。
(三)科研单位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不适
随着高学历人才的引进,我院的科研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才队伍技术能力悬殊大的现象。青年职工普遍学历较高,工作效率高,科研成果突出,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量不均衡,导致能者多劳的现象普遍。工作效益参差大,新拓展的业务与基础工作效益相差大(如,绿色建筑咨询与建筑材料常规检测利润相差大),但同时各科室、不同岗位、不同业绩之间的绩效差距小。同岗难同酬,由于辅助工作需求大,临聘人员越来越多,即使从事同类工作,薪酬待遇相差大。新老职工对薪酬期望偏差,心理不平衡,心理隔阂大等。在科研院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科研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如果不及时认清单位发展中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状,并加以适当调整,将引发广大科研技术人员群体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带来人才流失的隐患。
(四)不同年龄职工面临的现实生活压力
中青年职工处于工作的黄金时段,工作精力旺盛,科研创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但也同时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形成不良的连锁反应。特别是数量越来越多的二胎父母,工作家庭压力山大,焦虑比较普遍。独生子女占比较多,他们抗压能力较弱,一遇到问题,往往容易情绪失控,行为上走极端。部分资历较深的职工,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不高职称高,儿女成家立业,工作成就感和动力不足,职业倦怠水平较高。表现为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效率偏低。
此外,科研单位单调的工作生活环境、个人人际关系不良、家庭冲突等因素也给科研工作人员的心理带来不小的压力。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引起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影响单位的长足发展,还有可能在短期形成思想隐患和心理疾患。
我院近几年来,从党政工作、行政管理、工会工作、硬件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提出整改方案,建立健全单位制度,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科研创新的热情,极大地缓解科研技术人员心理压力。例如:党组织通过专题教育(如初心教育)、典型树立、评先推优等经常性教育手段,党员骨干队伍总体稳定,作用发挥较好;着力推行绩效管理,较好的改善了单位存在的工作效益参差大、绩效差距小、同岗难同酬等一系列问题,职工效率意识逐渐增强;工会通过组织团体拓展活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为职工凝心聚力、情绪发泄疏通了渠道。笔者认为以上工作虽然成效明显,但还不够系统细致,特别心理调适方面,建议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育引导,强化模范带头。将年轻优秀骨干及时纳入党员队伍加强教育引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年轻人中开展讲奉献,老职工讲大局教育,注重平台和团队建设,将个人成长与单位发展有效结合。临聘人员纳入单位的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教育,找到单位归属,兼顾绩效。
(二)确保稳定,科学管理兼顾效益。在体制机制内开展绩效管理。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成果实效为依据,定性目标科学、定量目标合理,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方位多部门评价,奖惩得当、赏罚有度,以效益评估成果,激励 员工多出高效益的成果。避免想法多多干、能干者多干,拼选票、拼关系不拼实绩的现象,营造各负其责、多劳多得的氛围。
(三)重视心理调适,建立健全的心理保健机制
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注重人文關怀,正确引导青年技术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开展访谈、调研和心理测评工作,了解科研技术人才的心理现状。建立科研技术人才身心健康档案,并对职工心理健康保持和促进提供建设性建议。
3、构建心理宣泄和沟通的渠道。结合工会创建活动,添置健身运动设备器材,构建读书角等,帮助职工及时宣泄情绪,在同伴沟通和休闲运动中缓解心理压力。
4、建立心理保健机制。建立员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制度。通过外部聘请心理专家,定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内部设立兼职心理辅导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学习资料等,对有需求的职工进行及时心理疏导。对突发问题,开展心理预警和心理危机干预。
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加强心理干预,注重心理调适,把心理工作专业化、制度化,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有效区分,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保科研人才队伍稳定,为院改革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