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食堂”难快乐
2019-09-10
日前,浙江省一所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小学生伸一根手指代表加饭,伸两根手指代表加菜,伸三根手指代表加汤。每个班级的班主任负责照看学生就餐,看到学生打出手势,会用“OK”的手势回应。如果有学生不慎出声,“红领巾督查小组”会及时纠正,并扣除所在班级的纪律分。
(4月16日 澎湃新闻)
@北京读者乔英杰 吃饭时不许说话,加饭加菜加汤只能用手势示意,这个场景估计十分搞笑。试想,孩子们全都埋头不语,闷声吃饭,间或抬起头来偷瞄一眼旁边的老师和巡逻的“红领巾督查小组”,怎么都给人一种正在被严加管制的感觉。而最可笑的可能还是冲老师伸手指示意的环节,假若一根、两根、三根手指此起彼伏不断被举到老师面前,老师也应该会崩溃吧。
@武冈市南桥中学龙小松 古语有云:“食不言寝不语。”学校打造“无声食堂”还是有好处的,当然,“食不言寝不语”并不等于禁声,学校提倡文明用餐,只需要规定学生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高谈阔论,以免唾沫横飞,影响卫生,传播疾病,而不是不准出声。新闻中的学校并不是一所“特教学校”,在能用简短口语交际的地方,为何要硬性用手语代替?
@浙江读者刘云海 孩子在课堂上有保持安静的纪律约束,加上学业压力大,能自由交流的时间本来就少,就餐时算得上相对放松的时间,即便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但一些必要的交流还是不能避免的,而且加饭加菜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应当鼓励,现在却主张“哑巴”行为,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实在不可取。
@江蘇读者钱桂林 就餐不仅仅为了果腹,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后勤人员之间的情感交互。而在“禁言令”下,这些交流几乎不存在。这样的就餐,让学生有些憋屈,倘若学校鸦雀无声、死气沉沉,学生总是“在冰面上行走”,这样的教育谈不上快乐,更谈不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