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一生的五次决定

2019-09-10李佳明

故事家·花开不败 2019年3期
关键词:国营绵阳新疆

李佳明

宽容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境界,是人的涵养。它是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为人的胸怀。与别人为善,就是与自己为善,只有宽容地看待人生和體谅他人时,我们才能够得到一个放松、自在的人生。

父亲今年81岁了,已经直不起腰,话越来越少,但他喜欢慈祥地长时间地看着你。这是我第一次写自己的父亲,把飘在记忆空气中的点滴画面,化为白纸黑字定格,实属不易。酝酿几日,其一生为我所知的五次决定,似乎是一条线索。

第一个决定:读书,上大学。父亲是1937年出生的,有一个姐姐三个哥哥,都世居在农村,至今家族仍以种地为生。据说父亲是当年当地唯一考上大学的农民子弟,考上的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今天的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父亲本名李进贵,读小学时,老师给他改名李玉廷,他很喜欢。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的四机部国营774厂(北京电子管厂)。父亲曾自豪地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播放《东方红》乐曲,就使用了他们生产的原件,并受到了部长的接见。

第二个决定:回老家找媳妇。父亲比母亲大12岁。据说当年相亲时,父亲30岁,母亲18岁。换言之,父亲已经在北京工作了8年,最后回到老家绵阳,遇见了母亲。母亲常常开玩笑说,父亲是个反应慢的笨人,其北京的宿舍楼上楼下都是“北大”“清华”的单身女性同事,但父亲不解风情,只好回老家相亲。

第三个决定:从北京去新疆。母亲是农村户口,想进北京户口,难于上青天。有人建议:如果夫妻支援三线建设,返程时,母亲就可转为城市户口。父亲做了决定,当时有两个选择:新疆或西藏。父亲选择了新疆,因为新疆通火车。那是1970年,之后我和两个姐姐都出生在新疆。

第四个决定:回四川。父亲和母亲都非常喜欢新疆。因为那个红光无线电厂(国营8021厂),是他们一铲一锹在孔雀湖边建起的。后来才知道,民用,我们生产孔雀牌收音机;军用,好像是生产某种军用半导体。父亲是总工程师,“李工”是全厂对父亲亲切的称呼。父亲还收了许多维吾尔族的徒弟,他们都叫我“小巴郎”(小男孩)。我也喜欢新疆,但就在1983年,我们全家回到了四川绵阳。父母从国营厂来到了一个集体企业,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父母都不适应。很久以后,父亲告诉了我们这个“不明智”决定的缘由:当时新疆厂附近学历最高的学校是一所中专学校,父亲意识到,不能让自己的三个孩子没书可读。

第五个决定:退休回农村。记不得父亲是哪一年退休了,当时我应该在读高中。父亲被一家民营企业返聘,但干得不太愉快。不久,父亲做了一个决定:承包了老家一片河滩地30年,重新做回农民。他挖鱼塘、建房子、养鸡养猪、种核桃树、种柚子树……从此之后,每月在城市待的时间只有几天。直到今天,到了季节,父亲种的核桃便由母亲敲开,快递到北京。

父亲过80大寿时,我向他讨一句终生受用的话,他说:宽容。

猜你喜欢

国营绵阳新疆
国营第八九一厂
国营第八九一厂
国营第八九一厂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国营第八九一厂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
新疆多怪
绵阳为中医药“强身健体”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