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快乐教育”误区,引领孩子快乐学习

2019-09-10程晓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快乐教育赞美习惯

程晓梅

摘  要:“快乐教育”绝不仅仅是总让学生轻轻松松,而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学习本身是辛苦的,但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时,它就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关键词:快乐教育;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23-01

近年来,“快乐教育”成为许多家长热捧的教育理念。对于“快乐教育”,很多人认为就是减轻孩子负担,释放孩子天性,没有繁重的作业,没有频繁的考试,多给孩子留一点玩耍的时间,让孩子过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其实,这完全是对“快乐教育”的错误理解。“快乐教育”绝不仅仅是总让学生轻轻松松,而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学习本身是辛苦的,但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时,它就充满了无限的欢乐。这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绝不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能做到的,家长必须从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培养,在陪同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为孩子创设“快乐教育”的氛围,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1.培养好习惯—快乐学习的奠基石

古语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孩子一出生就像一张白纸,三岁前是孩子性格、兴趣及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三岁前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可能会收到“一劳永逸”的结果。创设安静温馨的家庭气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每天给孩子读书,培养阅读的习惯;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学会观察;陪孩子玩耍游戏,培养良好的性格。三岁前如果能培养好良好的阅读、观察、专注做事的好习惯,孩子以后的学习道路必将更加的畅通无阻。

2.激发兴趣—快乐学习的内驱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的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人们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让人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因此,可以说兴趣是推动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因此,家长从小就应该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欲擒故纵”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办法。看到孩子学习上有十分的能力,只要让他表现七八分就够了。而剩下的两三分能力则会让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聪明才智,这样就激起了第二次学习的欲望。如果家长看到孩子会的时候就一直让他做个不停,直到他不会了才停下,这样的学习可能一次就让孩子产生精疲力尽的感觉,从而对学习产生了畏惧感。适当的装傻或者求助于孩子,也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发掘孩子的潜能。比如,在和孩子玩智力游戏时,家长变成演技高超的“演员”,故意比孩子晚一两秒钟说出答案,让孩子在打败大人的胜利中不断感受到学习给他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学习的欲望也就愈加强烈。在生活中,要善于为孩子创造发挥聪明才干的机会。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家长可以经常带他去购物,帮忙结账。在不断的实践中,孩子的计算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3.巧妙赞美—快乐学习的催化剂

赞美能给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正确的、适度的夸奖能帮助孩子们认清他们的优缺点,激发出他们的内部动机,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家长要懂得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巧妙地赞美,同时还要学会赞美的技巧。少用“你真聪明”,“你很棒”这样的判断性的赞扬词语,多用描述性的表扬,告诉孩子到底好在哪里,越具体、越详细越好。比如,孩子在经过一番努力攻克了一道难题,家长不必表扬他有多聪明,而应该表扬他善于思考,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让孩子知道因为自己的认真思考才得到了学习上的收获。孩子考试得了一百分,家长不能用简单的“你真棒”来夸奖孩子。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试卷,发现他考取满分的原因,可以表扬他审题特别仔细,或者书写特别工整,或者计算特别认真等等。经常肯定孩子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努力的方向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从而产生更多学习上可持续的推动力。

4.自主探究—快乐学习的核心力

拥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孩子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孩子一旦养成了自主探究的能力,他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会自发、自觉投身到学习中,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许多孩子上一年级后,身边总是坐着一个很尽职的“陪读妈妈”。孩子有问题马上就帮助解答,孩子笔一停,就开始嘘寒问暖。因为有了这样的陪读妈妈,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渐渐消失了,而学习的依赖性却越来越强。父母不应该是孩子学习的指导者,而应该是孩子学习的合作者。当孩子遇到难题时,要先鼓励他独立思考,如果孩子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家长要参与研究。认真倾听孩子的解题思路,发现解题的关键点,再启发孩子进行思考,最后正确的答案一定是孩子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既学会了学习方法,又培养了钻研精神,享受到攻克难题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增强了学习信心。有这样的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学习自然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位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成长没有既定的模式,没有生搬硬套的规律。作为家长,要深入孩子的世界,关注了解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需求,为孩子营造“快乐教育”的氛围,引导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忠萍.新京报:“快乐教育”不是否定刻苦学习.搜狐教育,2014:06-13

[2]陈凤才.兴趣—快乐学习的驱动力[J]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讨论会科研成果,2018

[3]王睿.赞美,是一门讲究适度的艺术[J]扬子晚报心理周刊,2019:03-19

猜你喜欢

快乐教育赞美习惯
远离否定式赞美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快乐教育”+ 技术 助力学生快乐成长
高中数学如何进行快乐教育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为自己点赞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