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支闻名于世的“幸运”探“宝”队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清江化石论文

今年3月22日,世界的目光突然聚集在湖北宜昌长阳,清江一夜之间名扬天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带领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早已预见到这一切——甚至在5年前,他们就深信“清江”这个名字,将会在古生物学研究史上,占据一个耀眼的位置。当清江生物群在世界各大媒体上大放异彩的时候,该研究团队的张兴亮教授正带领项目团队在长阳当地钻井取样,以期探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古生物环境条件如何影响生态结构及演化,并试图破解动物软体结构特殊埋藏机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研究团队在舒德干院士的带领下,在云南澄江生物群、陜南宽川铺生物群找到了春光虫、仙人掌滇虫、古虫动物门、古囊动物、云南虫类、华夏鳗、长江海鞘、昆明鱼类、皱囊虫等一系列化石珍品。

  2017年初,舒德干团队的韩健研究员在陕南宽川铺生物群发现了冠状皱囊动物,这个直径约1毫米的单一微球囊动物尚无肛门,只有一个相对它的身体来说奇大无比的口。皱囊虫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后口动物,或代表基础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珍稀过渡类群,这个被认为代表着显生宙最早期的微型人类远祖至亲,或许离学界期盼已久的始祖不远了。

经过10年的野外和实验室的艰苦工作,韩健终于捉到了这个没有一粒芝麻大、“浑身都是嘴”的人类远祖。2017年2月9日,《自然》杂志以封面亮点论文的形式刊发了韩健的研究文章,并评价该研究“为人类远古起源研究的‘重大悬案’找到了实证”。该项成果还入选了当年的“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自1996年舒德干和助手第一次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云南虫被重新解释为最古老的半索动物》以来,该研究团队在《自然》和《科学》上已经发表14篇论文,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两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幸运女神似乎格外青睐这支团队,使得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化石库里,总能找到具有非凡科学意义和价值的化石珍品。

  “要说运气,可能是有一点儿吧。”谈到这些昔日的学生、今天的同事们的表现,舒德干院士笑了:“不过,我们不是用化石说话,我们是用知识说话。”

  “幸运”的背后,是在野外无数次挥动手中的地质锤,是背着几十公斤的石头在山路上奔波,是长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引发的头疼、恶心,是一遍遍修改论文的郁闷,是一次次科研失利的挫败,是被灯光照亮的无数个不眠之夜,是节假日坚守在实验室里的寂寞和冷清……更是科学家们对事业的执著和坚持,对科学真理无限的热爱。“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从发现化石到最终发表研究成果,中间往往是5年、10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学习和研究。在发现清江生物群之前,研究团队的张兴亮教授和傅东静副教授每年都拿着地质图,带领团队在全国进行巡回野外踏勘,华南、华北,甚至新疆,凡是有寒武纪泥质页岩的地区,都留下了团队的足迹。  (据新华社讯)

猜你喜欢

清江化石论文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把清江挑回家(外一首)
鱼跃清江 广场舞
黄耀武
像群山一样无名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