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非洲小伙学会中国“好功夫”
2019-09-10邓卫华王凯张武岳
邓卫华 王凯 张武岳
4年前,加纳建筑商本杰明·汤普森向中国合伙人咨询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酷爱汽车的大儿子塞尔吉奥·汤普森送到大洋彼岸的中国学习汽修。现如今,19岁的塞尔吉奥·汤普森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练就了两项“从0到1”的中国“好功夫”:从汉语零基础、专业知识零起步,一年时间达到汉语交流自如、一顿饭的工夫蒙眼拆装汽车发动机。塞尔吉奥说:“这一切,就像一场‘奇幻漂流记’!”
“破坏大王”与汽车结下不解之缘
童年时期,塞尔吉奥所有的汽车玩具几乎都没能“活过”2天。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汽车玩具,可怜这些玩具,一般当天就被拆得七零八碎,很少有2天后還完好无损的。”塞尔吉奥说,在童年时期,父母经常会送给他汽车玩具,前前后后大概有数十个不同的款式。
“拆完后满地都是零件,大多数也装不回去,就这样坏掉的玩具汽车少说也有几十个。但‘歪打正着’中练就了一项‘绝活’——后来拆到闭着眼也知道玩具汽车的详细构造。”
“破坏大王”的“拆车”经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汽车维修的种子,也为这个非洲孩童掀开了汽车王国的帘幕。随着年龄的增长,塞尔吉奥对汽车的兴趣越发高涨起来。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13岁时第一次偷着学开车,差点没把车给撞报废。”塞尔吉奥说。自从那次惊心动魄的驾驶初体验之后,塞尔吉奥经常陶醉在驾驶汽车时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激情和兴奋之中。同时他也开始对汽车离合器、油门、刹车等机械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汽车上来,并开始通过网络和电视探索更为广阔的汽车世界。
“留洋”中国追寻“汽车梦想”
近年来,“中国建造”在海外蓬勃发展,伴随着的是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输出,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注意到中国职业教育的“富矿”。
怀揣梦想而来的塞尔吉奥,成为山东蓝翔技师学院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他给自己取了一个朗朗上口的中国名字:刘洋,以此比喻自己漂洋过海“留洋”中国的“追梦”之旅。
刚刚入学的刘洋,在跟母亲的电话里哭诉自己听不懂中文,觉得学中文太难了,上课根本就是“听天书”。为了过好“语言关”,刘洋在墙上、柜子上、床头上——几乎凡是能看得见的地方——贴满了中国幼儿学习汉字常用的拼音卡片。他甚至还想出拨打10086声讯电话的方法,特意找一些问题咨询客服人员,以此来练习口语和听力。
一年后,刘洋已经能够流利自如地跟同学和老师们交流了。这时,他在汽修方面的天赋开始显山露水。再加上平时的刻苦努力,刘洋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前10名。
“蒙眼拆装发动机就是一个例子”,刘洋的班主任、山东蓝翔技师学院汽修专业教师庞子贞说,蒙眼拆装发动机是一名汽修人必备的素质,发动机齿轮、螺丝遍布,操作者必须对每一个构件的位置和拆装顺序非常清楚,“刘洋的进步很快。吃一顿快餐的工夫,他就能熟练拆装完一台发动机。”
今年夏天,刘洋将毕业回国。父子俩正酝酿在加纳建设一所汽车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邀请中国的老师到学校为加纳学生传道解惑,把“中国职业教育”这张名片“印”到更多热爱汽车的加纳人心中,再续“中国奇缘”。(摘自《新华每日电讯》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