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排队排到人崩溃”的旅游困境
2019-09-10魏英杰
魏英杰
今年五一小长假,各大热点城市和旅游景区不出意外又“爆”了,而且是火爆得一塌糊涂,“排队排到人崩溃”,“路上2小时,看景5分钟,上个厕所排队半小时”,成了这个假期的常态。
据报道,国内许多地方都出现海量排队场面:在长沙,一家网红龙虾店1~6人桌的排队人桌数达到7172桌,有人下午不到3点开始排号,到凌晨0时46分,龙虾店才通知排到她了,相当于10小时等吃一餐饭;在杭州,武林广场某饭馆,叫号小票上直接显示前面还有253桌;在佛山,网友照片显示,晚上11点多了,餐馆门口还排满人等吃晚饭;至于各地的公共厕所,那也是人山人海,等个把小时上个厕所根本不是稀罕事。这个小长假,可谓重新定义了什么叫排队。
记者从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区管委会获悉,小长假首日该景区接待游客6.6万人次,而该风景区核定的最大承载量为3.6万人次,“超限”近一倍。还有不少景区限流效果都不明显。
上海游客小马告诉记者,人太多,玩得也糟心,看的都是人,难以看到风景。
旅游法规定,景区应当公布最大承载量,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要提前公告并且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为何一些景区“超而不限”?记者调查发现,景区“超载”的背后更多是追求最大利益的冲动。有景区负责人透露,在当前旅游景区收入结构单一的情况下,游客接待量越大就意味着门票收入越多。假日出游需求集中爆发,各大景区在追求业绩冲动下缺少严格执行最大承载量的动力,往往是“靠假日挣够一年的钱”。专家认为,承载量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与生命安全。
这事情首先暴露了一些地方在旅游管理上的不足,特别是应对长假旅游高峰时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就说公共厕所,针对长假不妨在一些人群集中地带设置临时公厕。还有的地方,到了长假反倒在进行路面维护,加剧了交通拥堵,这明显是缺乏“全域”部署的做法。
再者,这反映了国内旅游仍然以集中爆发式的黄金周模式为主导,而这又是由现有节假日制度决定的。自从国内将传统节日法定化以后,全年放假变成长假少、短假多。虽然总的放假天数不算少,但能够出门旅游的假期少得可怜,所以连五一这样的小长假,也成了人们外出旅游的一个时机。这也就意味着,与节假日形成制度协作的带薪休假,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外出旅游休假的需求。
第三,这还表明,国内公众旅游需求仍然十分旺盛,是推高国内消费的强劲动力。在一些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依然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在當前的旅游发展背景下,有些热门景区是没有办法做到不拥堵、不排队的。但在有的地方,旅游景点则是少得可怜,而且没有多少文化内涵,因此难以吸引旅游消费人群,也就不能起到分流作用。
这是需要通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来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国内旅游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许多农村和山区都拥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可惜未能成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地,与热门城市、景点的火爆场景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因此,除了适当调整节假日制度,继续倡导推荐带薪休假外,应当推广和落实全域旅游,避免人群过于集中,挖掘更多优质旅游资源,吸引旅游人群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而不是集中在几个热门城市和热门景点里。(摘自《钱江晚报》5.5 、央广网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