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思维着力点 促进科学思维生长

2019-09-10谭夏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4期
关键词:童画木块矿泉水瓶

谭夏

《把固体放入水里以后》一课是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中的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活动:通过选择一些生活中典型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现象,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体会沉,什么样的物体会浮。这样安排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物体的沉浮,知道重的物体不一定沉,轻的物体也不一定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只是单纯地感知固体的沉浮现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教材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更想进一步探究沉浮究竟是否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沉浮是怎么一回事。笔者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完成教材的任务,当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时,更应该创造可以探究的环境,搭建探究的平台,促进学生的深层思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本节课,笔者找到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点,希望通过有结构的教学设计,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

精选实验器材,找准思维起点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一种实践过程,而有效选用探究材料是基础和关键。一组好的材料能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引导学生走上认知、思考、探究之路。

在这节课中,笔者选择了相同体积的铁块、铝块、塑料块和木块;两个大小不同的土豆(一整块土豆和一片土豆)、两根大小不同的蜡烛、一块橡皮泥。实验结果表明相同体积的木块、塑料块是浮在水面上的,铝块和铁块则是沉下去的,而与学生的预想产生矛盾的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土豆都是沉的(如图1)。

在学生的原有认知中,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笔者选择了这样典型的材料,打破了学生原有的错误认知,从而引发起学生思维的矛盾:一片很轻很轻的土豆怎么会沉下去呢?这样就一下子找准了学生的思维着力点——物体的沉浮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

精心设计实验,促进思维生长

在找准了思维的起点后,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矛盾,抽丝剥茧,通过递进的实验设计、有层次的问题指向,为学生的探究搭建“脚手架”,促进他们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

环节一:提出猜想,引出矛盾

师:大家猜一猜,把木块、铝块同时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我认为铝块会沉下去,因为它重。

生:我认为木块会浮起来,因为木块轻。

师: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物体会沉,什么样的物体会浮?

生:重的物体会沉,轻的物体会浮。

通过这两个典型科学材料的引入,笔者了解了学生前概念中对沉浮的认识:沉浮由物体的轻重决定。由此抓住学生错误的认知点,设计出有思维含量的环节,从而突破学生的认知矛盾。

环节二:巧设悬念,促进思考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木板,和我们刚刚准备的铝块一样重,你能继续猜测一下:一样重的木板和铝块放进水里,沉浮会怎样呢?

生:我还是觉得木块会浮,因为我平时看见木块都是浮的。

生:我觉得可能都会沉,因为刚才铝块沉,既然它们一样重,木块也会沉。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实验结果是同样重量的木块和铝块,木块浮,铝块沉。)

师:那沉浮究竟和什么有关呢?老师还提供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同学们可以捏成不同的形状放进水里试一试,找一找什么形状的橡皮泥是浮的?什么形状的橡皮泥是沉的?

(学生动手实验。实验结果是排水体积大的橡皮泥,如船形、碗形的会浮,而排水体积小的会沉。)

这个环节紧扣学生的思维着力点,通过观察相同质量的铝块和木块,一沉一浮的现象;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形状不同沉浮也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实验设计,思考物体的沉浮不仅跟质量有关,还跟体积有关——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大的物体会浮,体积小的物体会沉。

此環节准确把握了学生的思维着力点,通过递进的实验设计为学生的思维搭建了“支架”,使科学思维的发展成为可能。

环节三:动手实践,促进发展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一样大小的矿泉水瓶,里面装了不一样多的水,把它们放到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

生:有的会浮,有的会沉。

生:装水多的瓶子会沉,装水少的会浮。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结果和同学们的猜想一致。)

生:质量轻的矿泉水瓶会浮,重的矿泉水瓶会沉。

师:老师这里有比空矿泉水瓶更轻的物体——一粒橡皮屑,把它放在水里还是沉的。那么,在什么前提下质量轻的矿泉水瓶会浮,质量重的会沉呢?

(学生动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橡皮屑沉下去了。得出结论: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轻的矿泉水会浮,重的矿泉水会沉。)

这个环节通过两个不同体积的物体相比,发现轻的物体不一定会浮;再通过两个同体积的矿泉水瓶相比,发现只有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轻的才会浮,重的会沉。

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发展思维的实验,创设动手操作的环境,使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思考,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精美“童画”展现,显现思维路径

所谓“童画”,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理解和习惯的画图方式,把他们的认识、理解、猜想直观地表达出来,向同伴、教师展示他们思考的过程、思维的路径,促进学习的发生。

1.“童画”展示,让想象“看得见”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过程带有鲜明的直观性特点,对抽象的语言描述、复杂问题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科学“童画”具有儿童画的直观展示作用,能清晰呈现出他们的设计过程。例如在思考将橡皮泥做成怎样的形状会浮时,他们画出了自己的思路(如图2)。

2.“童画”预测,让推论“想得到”

学习是一种自主、自觉的活动。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合理的推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大胆推理与预测,使他们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造科学知识生长的过程。例如在这节课中,笔者让学生猜想盖上盖子的矿泉水瓶子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时,学生就画出了不同的想法,他们根据瓶子里水量的不同,画出了不同的沉浮示意图(如图3),并做出了合理解释,即装满水的瓶子会沉到水里,装有半瓶水的瓶子会悬浮在水中,如果瓶子里只有一点点水则会浮起来。

3.“童画”建构,让知识“理得清”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知识和问题通过直观的图式呈现,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提取旧知,自主参与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在学完这节课后,笔者尝试让学生用“童画”的方式来理解这节课的内容(如图4),这也为以后高年段的科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巧妙联系生活,拓展科学思维

科学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中,教师将生活与课堂相联系,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又可以拓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广度,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沉浮现象以后,想一想它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生:我发现一块铁皮是沉的,而很重的轮船却是浮起来的。因为船的排水体积大。

生:我发现潜水艇的原理就和我们学习的沉浮现象有关系。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潜水艇加满水变重了,就会沉下去;把里面的水排出来,潜水艇就会浮起来。

师:对呀,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的沉浮不仅仅和重量有关,同时还和体积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慧眼去发现更多和沉浮有关的现象。

教材是载体,学生是主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尊重教材的编排,揣摩教材的意图;更要研读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抓住学生思维的着力点,精心创造教学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不断超越自己,促进学生思维成长,最终实现师生共成长。

猜你喜欢

童画木块矿泉水瓶
童画世界
趣味插秧
用矿泉水瓶制造喷泉
矿泉水瓶制作小飞机
大峡谷历险记
童画·童话
童画·童话
用矿泉水瓶改进内能实验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