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优化杭州营商环境的几点思考
2019-09-10杭州市信息中心课题组
杭州市信息中心课题组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杭州市信息中心(国家发改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杭州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基于统计、互联网文本、第三方机构约2873.6万条数据,从杭州市总体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环境、投资贸易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创业创新环境、法治环境等多个维度,对2018年杭州“营商环境”构建现状进行评价。研究发现,2018年杭州营商环境总体上在五个方面实现了优化。
一、杭州营商环境总体情况
(一)社会舆论高度认可
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十大核心评价指标,从舆论评价视角,对杭州市2018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杭州市营商环境十大评价指标舆论满意度均在80以上。其中获得电力舆论满意度最高,达98.04。杭州市深化大中型企业办电“三省”服务和小微企业“三零”服务,实现电力服务“一网通办”“一证通办”,获舆论一致好评。开办企业次之,满意度为97.21。杭州市推出商事登记“一网通”网上审批系统,全市95%以上新设企业实现网上办事,网上证照联办比例已提升至90%以上,得到企业办事人员的高度认可。
(二)新增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
截至2018年底,杭州共有市场主体112万户,同比增长约12%,其中企业占比超过个体工商户。在杭州2018年新增的22.4万户市场主体中,企业为11.9万家,占比也达到50%以上,平均每月登记近1万家。一般来说,城市新增个体工商户数量远超新增企业数量,以全国平均水平为例大约是“三七”分(详见图2),而杭州新增企业数量占比达到53.13%,增长态势较为良好。
(三)产业结构不断改善
2018年杭州市新增企业的行业分布数据显示,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最为活跃,新增数量最多。从不同行业新增企业数量占比变化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占比上升明显,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另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占比虽略有下降,但该产业新增企业平均注册资本明显提升,由2017年的752.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999.5万元。
(四)开放合作持续扩大
2018年杭州对外开放合作态势良好,稳外资成效突显。据杭州市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2018年杭州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接近三成,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38%。全市引进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4.1%。另外,杭州进出口贸易也稳步增长,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效应不断释放。2018年杭州市贸易进出口总额5245亿元,增长3.1%,其中进口1828亿元,增长11.8%,出口3417亿元,下降1.0%。“十三五”以来已连续三年实现外贸正增长。
(五)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2018年三季度上市企业财报数据显示,杭州上市公司净资本收益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六位,位次居中,但与排名首位青岛的差距较上年同期有所扩大,说明杭州上市公司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上升,但相较于其他城市仍有提升的空间。
二、杭州市营商环境建设面临的三个问题
(一)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基于互联网文本分析手段,分析企业对各生产经营要素的依赖程度,着重抓取企业用地成本、企业税费负担、企业运营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4项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企业经营对企业运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和企业融资成本的依赖度较高,与2017年相比,企业经营对企业运营成本、企业融资成本的依赖度小幅上升,相比之下,对企业税费负担的依赖度略有下降。企业运营成本高、融资成本贵仍是企业经营中较为关注的问题。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POI城市信息点数据(Points of Interest)指具有地理标识的空间特征物信息,是空间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性数据。课题组基于高德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关注六大类POI基础设施数据,分别是:道路附属设施(如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等)、交通设施服务(如机场、港口码头、火车站、停车场等)、商务住宅(如产业园区、楼宇、商务楼、住宅区等)、医疗保健服务(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科教文化服务(如学校、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如公共厕所、公共设施等)六类。2018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基础设施相关地理数据对比显示,杭州市全市域基础设施密度(每平方公里)居第十位,排名相对靠后。
(三)舆论宣传引导有待加强
课题组用网民关于营商环境话题的讨论量多少来研究群众对该民生领域的关注度。对15个副省级城市改善营商环境舆论关注度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发现,杭州市营商环境舆论关注度和满意度分别为85.01、96.92,满意度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五位,关注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杭州乃至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虽然得到了舆论的广泛认可,但政府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破解企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优化人才融资环境
一是实施更为有效的减税降费措施。建议减税政策由缩税基向降税率转变,提高减税获得感。加快推进简并增值税税率对企业直接减负,有效引导心理预期。完善企业进项税抵扣政策,允许其按照当期营业收入的一定比率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二是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建设杭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开发“信易贷”,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为中小企业“增信”,提高贷款可获得性。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风控模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周期短、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问题。三是实施更优惠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扩大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探索人才住房先租后买、以租抵购制度。建立全市人才住房封闭流转机制。
(二)精准聚焦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硬件环境
一是加强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加快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和投入运营。二是积极改善城市品质功能。对重点商业区、企业园区基建进行改造,增加景观元素,加大视觉亮点,增设体验服务。加快复合性文娱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有底蕴、有特色、有亮点的精品街区。三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基础设施,向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于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转变,加快5G商用步伐。
(三)构建诚信高效政务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打造以政府诚信为核心的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政府服务和管理模式,营造诚信高效的办事环境。推行政府承诺制,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承諾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进行督促整改。二是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在“减项增速”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各领域“黑名单”制度,在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过程中,推进对非“黑名单”企业实施“绿色通道”“容缺办理”等便利措施,实现行政审批的信用便民“普惠”。三是加大“营商环境”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新媒体统一开设杭州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专题,做好政策解读、宣传典型案例、树立先进标杆、弘扬企业家精神。多渠道、多方式,深入报道企业对杭州市改善营商环境的热烈反响和群众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