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

2019-09-10张国斌

高考·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摘 要:高中生物课本内容繁冗陈杂,学生往往在生物课堂学习上显得比较吃力。主要原因就是老旧的单一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老师一般按照生物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根本不了解这些生物知识学习的意义,以后可以用它们来干什么。因此,本文论述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并且讨论了培育这一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案,为了使学生更有意义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方案

一、高中生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在了解课本知识和养成良好习惯上有很大作用。它不是单独的理论,而是要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在老师的实际课堂上发挥作用。新世纪的到来,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也逐渐变革,素质教育应运而生。这一变革不仅是教学观点的转变,还需要一定核心素养的支撑,高效的方案融入核心素养的内容,使我们高中生物学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老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跟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也需要迈向全新的进程。高中生物课堂活动中的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生物知识,了解课本内容和老师的讲课思路,并且注意对生物实操的重视,具有实践精神。这不但可以推动学生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提高对生物学科的认知。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认真学习高中生物,把生物学习融入到生活中,积极主动的认知社会、认知科学、认知高中生物学。

二、高中生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利用生物课本,讲授生命价值

生物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就是细胞学习,每个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那么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了。学习生物可以使学生简单的了解生命的构成,细胞、基因等。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可以深入的研究世界所的生物生命联系的规律。学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发育可以更好的协助学生熟悉生物的历史进程。老师在上课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块给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字自主进入课堂学习中最大限度的了解高中生物知识,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性,并且根据生物学科自主的研究生命的行为和意义,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比如,在学习《细胞》一课中,老师可以引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细胞生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动物直接在空气中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且被植物利用产生新的氧气。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状况。然后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领悟程度开始课堂知识讲解了。这样可以使老师顺利的进行生物细胞的讲解,也给学生创造了比较活跃的课堂环境,从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习性。

(二)课堂合作,共享成果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活动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老师需要设计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目的和方案。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学习习性和学习方式实行研究,了解每个学生的动态,运用合理的课堂方案,创造新颖的课堂环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领导者,给学生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路径。高中生物对于学生来说产生符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比较困难,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上,老师也面临很大问题。对于这些学生,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仔细预习生物课本,带着自己的疑惑去教材里面探索答案,勇于研究。其次老师把不同性格的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课堂上代表小组表达观点,针对学生表达的观点老师可以再次让所有小组进行分析,看看有没有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老师能够更轻松的传授所有讲的知识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熟悉生物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科逻辑能力。

比如,在学《DNA》一课时,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DNA?”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课下讨论,可以去网上搜索,可以询问家长,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第二天在课堂上学生要展示课下的完成度。有的学生说:DNA就是基因,父母的基因遗传给孩子,男孩和女孩就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而其他小组成员说:DNA就是血液,爸爸妈妈是什么型号的血,孩子肯定是什么型号的,我爸爸是B型,我就是B型血。老师针对孩子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对于不正确的及时指出,对于正确的观点加以表扬。

(三)情景模拟,走进高中生物

对于高中生物学来讲,确实有非常多的比较困难的知识点,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生物这门学科。因此,老师在运用课本教学的同时,需要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们真实的感受生物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和实际的应用。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课堂讲解。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一课中,老师假如仅仅利用单一的课本给学生讲课,想必学生不是那么容易就理解的。所以针对这样课程,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带一小盆绿色的植物,把植物放在陽光下,观察植物的形态,一般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看出什么。这时老师就会让学生把植物用塑料袋套上,进而继续观察植物的形态,并且让学生记录植物变化的状态。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在生物的学习中投入更大的热情,在感受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吸取更多的生物知识,学生可以直接体验植物的呼吸,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结语:总而言之,对于知识点繁多的高中生物学来说,老师要注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直观感受生命的价值,明白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意义。学生需要勇敢探索,研究科学的精神,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为了以后更好的学习和更好的生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师生必须结合到一起,合作共赢,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伟.论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年31期

[2]唐芳.浅谈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情感读本2017年32期

[3]张乐.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例研究[J].高考.2016(12):209.

作者简介:张国斌;男;1970年09月;江苏大丰本科;汉高级;高中生物教学研究;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