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墙里墙外

2019-09-10李昕怡

参花·青春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故步自封皮囊深渊

李昕怡

每个人都是孤岛。

孤岛之所以为孤岛,是因为距离感的存在。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地了解别人,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变成另一个人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一副皮囊只装得下一个有趣抑或无趣的灵魂,太多叫人格分裂,没有的话又变成行尸走肉,所以一个就够了。隔着皮囊,即使面对面你可能也看不出对方心里究竟装的是什么。不理解,便开始排斥,然后人们用自己的固有观念筑起一面名为“偏见”的墙。墙里的人活在故步自封的安逸自满中,对墙外的人指指点点,妄加揣度。

看,有面叫作性别歧视的墙。

虽然中国重男轻女的风气如今已经改善了很多,但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依然流淌在许多中国人的血液中。前一段时间震惊全国的滴滴顺风车奸殺案一经曝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还有许多人在网上批判受害女生“穿着暴露”“晚上不应该单独出门”,这种可笑的言论在今天依然能被理直气壮而不负责任地抛出,一个个义正辞严,俨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卫道士。

但更让人对这种偏见感到无力的是,在当时的热评微博中可见许多好心人,可那些人的评论中却依然充斥着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偏见。有热评说:希望女孩来生能幸福,组建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快乐地度过一生。女生的生活不需要别人为你做安排,是否结婚,是否生子,这些是女生自己的选择,而不需要旁人的道德捆绑。在《女性主义》这本书里,李银河女士说,“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但这条路还有很远要走。

看,有面叫作地域歧视的墙。

典型的地域黑是以“贴标签”的形式先入为主、简单粗暴地给某个地域的群体下定义。我们常常会看到类似“河南人偷井盖”“广东人什么都吃”“内蒙古人都骑马上学”这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标签贴久了便也成为大众的固有认知。

这种刻板印象是怎么形成的?芥川龙之介曾在自己的短篇小说《鼻》中提道:“人心里有两种互为矛盾的感情……这时人们心里甚至会变得希望他重陷困境。”他称这种现象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人们往往从贬低他人中获得自己虚无缥缈的优越感,以自己的标尺为别人设限,嘲笑别人在自己眼中的“缺陷”。然而,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谁曾想自己也成为别人用偏见衡量的对象。

偏见这堵墙,让墙里的人如坐井观天的那只蛙,活在自己的方寸天地,却让墙外的人因为他的主观臆断而伤痕累累。

当王尔德童话中的巨人推倒那面墙时,他得到了心灵的解脱,脱离了冬日凄寒,迎接春天的到来。倒塌的砖块在地上散落成一条条通往春天,通往快乐的路,雪化为滋润花草的乳汁。

听,“轰……”,是墙倒塌的声音。

猜你喜欢

故步自封皮囊深渊
萌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
深渊
夜郎自大
宜异想天开忌故步自封
吾栖之肤
悬崖勒马
故步自封
箴言
在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