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与设计

2019-09-10施婷婷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施婷婷

摘要:活动是初中学生的天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建立活动视域并以此设计教学。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有着丰富的活动内涵,基于活动视域设计让学生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得出力臂的过程,是有效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活动视域;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蓝图规划阶段,在什么样的视域下设计教学,往往会有着不同的结果。这是一个注重学生活动的时代,将活动作为教学设计的视域背景,应当是一个有价值的选择。本文试以初中物理中的“杠杆”教学,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活动视域浅析

本文中,活动特指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活动,其包括思维活动与肢体活动。其中,思维活动是肢体活动的先导,肢体活动是思维活动的具体体现。活动视域是指教师的教学视域,其由教师的教育哲学、教学观点以及对物理学科课程的认识来决定。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初中物理知识常常建构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实验是需要学生动手做的,其是一种肢体活动表现。同时要认识到的是,这个做又是受思维驱动的,思维活动是肢体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杠杆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难点是学生对力臂的认识。苏教版教材中,力臂是直接给定的,这就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经历探究的过程就可以认识力臂。乍一看,这个设计是合适的,因为只有给出了力臂,才能为后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做准备。问题在于,为什么定义“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力臂的呢?略过了这样的一个重要的探究活动,本课的教学能否彰显出物理学科应有的探究价值呢?笔者认为,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需要在力臂的概念上做足活动的概念。因为力臂的概念与杠杆平衡条件实际上是互相促进的,与其说先准备好力臂的概念再去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倒不如说应该在探究杠桿平衡条件的活动中让学生发现力臂。这就是活动视域下的教学设计思路,活动视域意味着通过设计学生在学习中的活动,让学生发现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这才是活动的价值所在。

活动视域下的教学设计

那么,在活动视域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物理教学设计呢?笔者在实践中,经历如下三个步骤:

发掘教学内容的活动内涵 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内容都适合设计成活动形式,甚至有些看起来具有活动特性的内容也并不适合设计成活动形式,如“欧姆定律”的发现就需要慎重,因为学生这方面的活动经验很少,学生很难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思路。那为什么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可以设计成活动形式呢?笔者认为:一是学生具有关于杠杆平衡的生活经验;二是经由逻辑推理,学生有可能发现杠杆平衡的条件。因此,杠杆平衡条件探究活动中的内涵,恰恰在于尊重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发现杠杆平衡背后的奥秘。

研究学生活动过程 活动视域下,杠杆平衡条件探究活动的设计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杠杆平衡的例子;第二步是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平衡条件的三个表述(教师此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第三步是结合板图,让学生猜想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这三个步骤中,一、二两步问题不大,第三步如果不出意外,学生一般会猜想“力(可能会说钩码的个数)与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乘积相等”,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发现,也是其后探究的基础。第四步提供变式,用弹簧测力计改变力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到“力的作用点与支点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杠杆平衡时力的大小发生了改变,于是也就发现自己原来的猜想是错误的;第五步,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而得出力臂的概念。实践证明,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变得更加真实,更加有效。

预设学生活动困难 设计学生的活动,需要预设教学环节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杠杆平衡条件探究的过程中,上述第四个步骤是最有风险的,笔者预设学生可能的多种困难,包括猜想不到“力与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乘积相等”,预设的解决办法是将实验数据用表格呈现;包括在改变力的方向之后力变大而杠杆仍然平衡时,想象不出新的平衡条件,预设的解决办法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让学生发现力变大了,那所乘的距离应当变小才能让原来的等式成立;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预设,学生的活动不至于因为卡壳而发生思维中断的情形。

物理学习中的活动主线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物理的学习总是一个由易及难的过程,初学物理时兴致勃勃,到了力学部分就开始出现分化,到最后则是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

物理肯定有其难的一面,但对于初中物理而言,更多地应该向学生展现物理有趣、有用、有魅力的一面。笔者认为,建立活动教学的视域,给学生设计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是化解物理难学观念的重要办法。以活动作为物理学习的主线,可以释放初中学生好动的天性,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物理认知,这一思路其实与“做中学”的思路是一致的。

初中物理教学中,活动视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观念,立足学生活动而设计教学,是物理教师应有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石桂彬.新课程视域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2014(22).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