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搭游戏与幼儿空间思维发展初探

2019-09-10汤晓文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七巧板模板图形

汤晓文

空间和几何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思维又叫空间意识,是指对于二维、三维空间图形及其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图形变化结果的理解。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与几何概念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幼儿几何概念的学习有赖于其空间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几何概念的学习又会促进其空间能力的发展。

拼搭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拼搭材料,通过思维和创造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经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拼搭技能,而且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提高幼儿的空间思维发展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

一、收集和挖掘拼搭游戏材料

我们注重挖掘幼儿生活中有教育价值的拼搭游戏材料,产生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幼儿空间学习的活动内容,从而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表现物体的表象,以培养幼儿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将生活中现成的、具有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玩具和生活物品作为拼搭游戏的操作材料,在增加操作材料真实性、趣味性的同时发展幼儿空间思维能力。我们以现实中的真实物品替代以几何图形为主的拼搭材料,使拼搭材料的开发成为延续性的过程,并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拼搭游戏设计和开展的主要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途径进行拼搭游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1.自然物

在奇趣的大自然中有着种类繁多的自然物,如树叶、坚果、豆子、贝壳等。它们大多为幼儿所熟悉,是非常好的拼搭材料。比如,在拼搭游戏“神奇的树叶”中,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了大量的树叶,幼儿通过分类和计数发现树叶的种类与数量,并用各种树叶制作树叶拼图,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又如,在拼搭游戏“身体拼拼乐”中,幼儿用收集的木片、树枝、豆子等拼出妈妈的头发,他们还能够利用自然物的外形特征拼出各种发型,如用树枝一根接一根地拼就是直发,用树枝经过一定的旋转后再组合拼就可以拼出麻花辫子。不知不觉中,幼儿的数学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和科学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2.生活用品

食品盒、饮料瓶、包装箱等生活用品健康环保,易于寻找和收集。我们收集了许多废旧但卫生、安全的生活用品让幼儿进行组合和拼搭,有的幼儿是在平面的物体上进行二维拼搭,有的幼儿则运用垒高、拼合等方法進行三维拼搭,把零散的物体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物体。

3.玩具资源

插粒玩具、拼图玩具、磁力片玩具、魔方玩具等玩法多样,能够引起幼儿强烈的操作兴趣,对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为幼儿选择适度、适宜的拼搭玩具,引导幼儿探究拼搭玩具隐含的教育价值。

二、整理和筛选拼搭游戏的内容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生活中的拼搭材料虽然非常丰富,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开展拼搭游戏,若选用不当则会给幼儿的学习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因此,我们要对收集的拼搭材料进行筛选和分析。现以拼搭游戏“七巧板”为例,来谈一谈拼搭材料的选择与拼搭游戏的设计步骤。

1.分析材料的属性

当我们收集了一个拼搭游戏的材料后,并不能直接投放在游戏之中。它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构成是怎样的?教师应对它进行合理的分析。比如,七巧板是由七块不同的图形板组成的一种智力游戏材料,包括2块大三角形,2块小三角形,1块中等三角形,1块平行四边形和1块正方形。我们引导幼儿用这七块板拼出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等。

2.寻找拼搭材料中隐含的适合幼儿学习的数学关键经验

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教育目标,对教育内容要分析思考,预见会出现的问题。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育活动方向的把握者。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目标意识,才能选择适宜的、有价值的数学教育内容。在设计拼搭游戏“七巧板”之前,我们仔细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数学认知目标3,即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教育建议的第3条写道: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根据上述要求,我们来设计拼搭游戏“七巧板”,以提高幼儿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手眼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

3.设计幼儿的学习路径

在分析了材料属性和研究了幼儿的认知目标后,我们遵循幼儿空间思维发展的规律来设计幼儿的学习路径,由简到难,由面到体,由具体到抽象。我们设计的拼搭游戏“七巧板”的学习路径有四个:

①全重叠模板

幼儿将实物与模板重叠摆放即可,但是由于幼儿拿取图形片时可能和模板的方向不一致,所以产生了旋转图形片的效果,使实物和模板完全重叠。

这一阶段幼儿刚开始接触七巧板,教师要指导幼儿熟悉材料的特征和性能,让幼儿感知七巧板可旋转、可转换及可拼制。七巧板拼图中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前两组图形都是对称的图形,正反翻转时没有变化,而平行四边形翻转时斜边的方向变化,有的幼儿放不到模板中。这是一个重点,教师应在这一环节让幼儿进行讨论,发现图形的可旋转性和可翻转性,并让幼儿演示翻转的动作,加深幼儿对图形这一特性的认识,为今后的拼图做好准备。由于幼儿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因此教师提供的模板要有难有易,以适合各层次幼儿的操作需要。

②半重叠模板

为了让幼儿复活已有经验,教师可以先为幼儿提供原来拼过的动物模板,以半重叠的形式出现,等幼儿熟悉玩法后再介绍一些新的半重叠模板。

这一阶段幼儿已经熟悉了七巧板的构成及每块板的外部特征。教师提供的模板和七巧板实物大小相同,但只画有外部轮廓的模板,去除了部分分隔线(即公共边),让幼儿在模板上进行重叠摆放拼图,并根据图形的部分轮廓用猜测、实验等方法尝试没有分隔线的部分应该怎样拼。

③全阴影等大小模板

随着幼儿对七巧板材料的进一步熟悉,教师可以提供给幼儿全阴影的模板,只有最大的轮廓,模板的里面没有任何分隔线。幼儿需要用七块板一块块地尝试,直到和轮廓线完全吻合为止。这个环节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应先提供给幼儿已经拼过的图案,把拼过的这些图案设计成全阴影的,让幼儿利用已有经验进行操作,再逐步提供较新的图案,使新旧经验能够衔接起来。

④幼儿自由拼搭图案

这一阶段,幼儿对七巧板的外形特征以及特性已经非常熟悉了,教师不需要再给幼儿提供重叠的模板,而应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用七巧板对生活中的物体自由拼搭,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教师在拼搭游戏中的支持与指导

教师对幼儿行为分析的目的,在于使活动可以持续不断地上升。教育过程的反思可以说是一个终点,也可以说是一个起点,它能及时地调整教育过程,改进教育过程。在拼搭游戏“七巧板”中,幼儿的拼搭过程是什么样的?他们究竟是先摆放正方形还是三角形?在平行四边形放不进模板时又是如何调整的呢?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行为,分析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判断所提供材料的适宜性。比如,在七巧板全范例模板的学习中两名幼儿按轮廓线摆放拼板,由于是初次拼,模板一定是全重叠的,即在图案的轮廓线内画好图形的分隔线,因此增加了幼兒操作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反复拼,当图形放不进轮廓线时要带领幼儿分析原因,用动作让幼儿感知图形的可翻转和旋转,掌握拼的方法。

三、分析和反思拼搭游戏的实施

在拼搭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产生的问题和困难予以帮助和引导,鼓励幼儿积极拼搭、主动游戏。有哪些途径可以促进幼儿拼搭能力的提升?幼儿在这些拼搭游戏中的行为是怎样的?他们对于点、线、面如何转化?图形间的转换关系怎样获得?图形的感知是否守恒等,有待于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找到幼儿空间思维发展的规律。经过我们在实践中一些拼搭游戏的开展,我们发现通过以下途径可以促进幼儿拼搭能力的发展。

1.丰富幼儿的拼搭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观察的能力,对生活中的物品留下深刻的印象,或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这样幼儿可以利用丰富的表象经验来进行拼搭。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在拼搭的过程中难以想象,就会失去拼搭的愿望和动力。

2.引导幼儿学习拼搭技能

在幼儿拼搭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如木质的、金属的、塑料的,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性能。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和积累一些拼搭技能,如模仿、借鉴同伴等的拼搭技能。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设计构思能力与有序操作的学习品质,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帮助幼儿解决拼搭难题

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经验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拼搭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教师应针对幼儿的难题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解决,要让幼儿“跳一跳摘到果子”,促进幼儿不断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进行创造。

四、拼搭游戏注意事项与改进措施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表象的作用,图形的转化和组合必须借助实物的拼搭。在拼搭游戏的开发、设计与开展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明确教育目标,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育活动方向的把握者。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目标意识,才能选择适宜的、有价值的拼搭游戏内容。例如,在拼搭游戏“有趣的三角形”中,教师所用的材料是大小均相同的等边三角图形片,而三角形的组合是非常抽象的,这样的拼搭游戏适合在中大班进行,而不适合在小班进行。因为小班幼儿理解一一对应都比较困难,不懂得翻转技能,而不会翻转,就不能和模板完全重合。

2.要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活动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就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反思教学活动开展得是否顺利?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困惑?以及时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

3.要结合实际,将幼儿知识生活化

在幼儿习得了拼搭知识和技能后,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到生活之中,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剥夺了幼儿建构数学知识的权利。例如,当幼儿学习了图形转换的技能后,我们设计了“拼地毯”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地毯给活动室的地面铺上。

综上所述,拼搭游戏的开发是围绕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来开展的,拼搭游戏是幼儿空间思维发展的途径之一。拼搭游戏的开发能够促进幼儿主动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物品,学会有序的观察方法,丰富物体的表象。将数形结合起来组织活动,使直观与抽象、感知与思维结合,促进幼儿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七巧板模板图形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七巧板之乐
把握数学解题模板,轻松做题一二三
炫彩七巧板
SOLIDWORKS Electrical清单模板定制方法
东方魔板:七巧板
分图形
找图形
NO.1 七巧板
文档提效 用好WPS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