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观察,聚焦幼儿游戏中的自主学习与发展

2019-09-10戴莉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幼儿园游戏

戴莉

幼儿发展专家大卫·埃尔凯德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心理分析学家认为情感创伤和情感困扰的治疗需要游戏,建构主义者相信认知发展需要游戏。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显然,游戏对幼儿园和幼儿具有重要价值。幼儿园应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使幼儿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

我园自成为省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园以来,积极学习和领会课程游戏化的精神——自由、自主、创新、愉悦。幼儿的内心是游戏的,幼儿的心灵有游戏的种子。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过程,是幼儿难得的学习机会,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社会规则,积累交往经验。那么,如何让幼儿充分感受自主性角色游戏的快乐,并从中获得发展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的细心观察。对教师而言,观察能力是其最基本的品质。观察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充分观察幼儿,在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幼儿特点的自主性游戏获得方案,并在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游戏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一、基于观察,努力让幼儿自主创设游戏环境

观察是教师让幼儿自主创设游戏环境的基础,可使教师了解并提供给幼儿游戏所需的必要条件,如时间、空间、材料等。教师在充分观察幼儿游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符合其发展需要、能促进其发展的自主游戏环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选游戏场地并且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

比如,在“快乐小屋”游戏中幼儿需要一张桌子,但是四楼的平台离教室远,上下楼搬小桌子不方便。教师就引导幼儿利用平台上现成的东西来搭建。幼儿非常聪明,很快就想到了利用轮胎、垫子等来做桌子。

再后来,小木桩变成了小椅子,垫子变成了小床。幼儿还增设了小型的自选材料区,将材料收集起来,分类放在材料区。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什么自行取拿,很方便。

芬兰教育家苏塔玛指出:“缺乏刺激性、新异性的环境会剥夺幼儿感官的辨别力,削弱思维的积极性,降低幼儿观察事物的细节和微小差异的能力。”因此,教师通过观察,为幼儿提供了科学、适宜、新颖的自主游戏环境。幼儿能把游戏环境纳入自己的经验体系,并根据需要来进行操作、改造、调整。这不仅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和兴趣,还有利于他们在游戏中手脑并用,积极地思考,增加感性经验,增进合作交往,促进游戏进一步地发展。

教师的儿童观、游戏观也在幼儿自主创设游戏环境的过程中得以改变:教师把教育意图渗透在丰富的、有组织的环境中,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了机会。通过游戏环境中的诸因素来传递信息、启发诱导幼儿,使游戏朝着教育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教师能及时反馈幼儿游戏的需要并加以补充、完善。

二、基于观察,放手让幼儿自主规划游戏

在组织游戏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纠结很多问题,有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常常去“导演”和指挥幼儿的游戏,使幼儿不能自由自主地进行游戏。在强调自主性的游戏中,幼儿有自己支配和选择游戏的权利。教师应基于观察,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与需要以及问题来制订下一步的游戏计划,从而使游戏的开展更加能满足幼儿的愿望和需求。教师放手让幼儿自主规划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挑战。

第一个阶段:自主规划游戏内容

初期讨论:这学期角色扮演游戏你们想玩什么?请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发现:女孩想要玩的角色扮演游戏区有服装店、马戏团、鲜花店、蛋糕店、玩具店等,男孩想要玩的角色扮演游戏区有电影院、警察局、机器人学校、消防站、汽車修理厂等。

第二个阶段:自主寻找合作伙伴

每名幼儿都将自己想要玩的角色扮演游戏区画了出来,教师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的想法都不一样。于是,教师便引导幼儿讨论:一个人能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吗?角色扮演游戏需不需要合作伙伴呢?幼儿经过讨论认为,一个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没意思,角色扮演游戏区需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需要合作伙伴一起完成。于是,有幼儿提议可以几个人一起玩一个角色扮演游戏,随即就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幼儿组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找自己平时玩的好朋友,共同商议,少数服从多数,选定一个项目;另一种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招募有共同意愿的合作者。

第三个阶段:自主设计游戏区域标志

幼儿用适合自己的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游戏区域标志,如服装店的店标,不仅一目了然,而且能让人一看就懂。

第四个阶段:自主准备物品

进入筹备阶段后,幼儿自主讨论决定角色扮演区需要准备的物品,并将所需物品画下来,然后由组员们自行分配任务,各自筹备。教师观察发现:开放性材料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幼儿能够以物代物,使游戏更自由地开展下去。因此,班级里生成了材料区,有许多半成品和废旧物品,为幼儿后期持续、深入地开展游戏提供了材料支持。

第五个阶段:自主商讨游戏规则与玩法

幼儿自主讨论“游戏可以怎么玩?”,理清玩游戏的思路。教师引导幼儿用画流程图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比如,幼儿为“汽车修理厂”游戏设计的流程图:第一步到服务台咨询,第二步将车子开到修理台上,第三步在修理台上修理,第四步到服务台付款,等等。通过这一过程,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提高了,尊重与接纳同伴意见的品质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基于观察,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自主游戏的随意性较大,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增加,幼儿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教师需要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让幼儿知道我能行。但教师也要积极观察,对幼儿在自主游戏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择机介入,适时地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确保游戏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比如,在“小吃店”游戏中,一开始只有个别幼儿点餐,但随着游戏的深入和幼儿交往的增加,楼下玩的小朋友也上平台点餐了,人多了,服务生就记不住了。在游戏分享的时刻,教师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讲给小朋友听,并抛出“如何解决记不住点餐人”的问题。有的幼儿说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送餐时就不会搞错了。有的幼儿说画图太慢,不如将店里的食品做成“点餐单”,顾客在点餐时只要动手画 √ 就行了。而对小吃店生意不好的问题,幼儿则想出了自制宣传海报的办法。

又如,在“小剧场”游戏中,幼儿遇到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顾客知道今天的节目。幼儿自主讨论后决定设计宣传海报。幼儿第一次设计的海报很简单,只有演出的时间和节目,但上下左右的顺序有些凌乱。教师在观察后发现了这一问题,就问幼儿 :“海报怎样设计才能既美观又实用呢?”并引导幼儿看一看“幼儿园的一天”设计图。幼儿很受启发,仿照“幼儿园的一天”做出了新的宣传海报,而且还在海报的下方标注了路线图和二维码。

5.最终定稿

自主性游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探究与幼儿游戏同步进行,以幼儿游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契机,不断引申出新的游戏内容。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时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出现有冲突的情境。幼儿通过解決游戏中的问题与冲突来积累各种经验,如合作交往经验、社会生活经验等。

四、基于观察,适度参与幼儿自主游戏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游戏空间够不够、游戏材料恰不恰当、幼儿冲突要不要介入……从而再决定是否要参与幼儿的游戏以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游戏内容,并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来帮助幼儿,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现象的发生。

比如,在“快递员”游戏中,教师发现:在楼下玩的小朋友要到楼上请快递员送快递,若幼儿总是楼上楼下地跑来跑去,则很不方便也不安全。于是在游戏经验分享环节,教师问幼儿:“怎样才能让楼下的小朋友不上楼,也能请到快递员?”幼儿讨论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敲击铃鼓的方式来给楼上的快递员发信号。

在自主游戏推进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所在,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及所需的支持或挑战,并运用协作商量、信息支持、问题导向等适宜的策略来促进幼儿更加快乐地自主游戏,从而使幼儿获得快乐、经验和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为本,观察先行。”因此,教师应学会各种观察方法,多途径地观察幼儿,以了解幼儿的游戏兴趣、需求,并有的放矢地予以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幼儿园游戏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爱“上”幼儿园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