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里”种出“新鲜”菜
2019-09-10
说起种菜,大家一般都认为是种在田里,或者种在营养液里。但在浙江省余姚市小曹娥镇朗海村的云鹏农场,这里的各色蔬菜却被种在了铺满石子的栽培床里。农场负责人姚松云说,用这种方法种菜,采收时只要轻轻地将菜拔起,然后简单冲洗一下,就成了时下最流行的净菜。
菜秧种在碎石中
走进云鹏农场高大敞亮的连栋大棚,农场技术人员高飞正在忙着整理刚收完芹菜的栽培床。他在铺设好底层的陶粒和上层的砾石后,就把菜秧直接种在了碎石中。他说: “陶粒主要起到锁水的作用,它能保持蔬菜根部一直处于湿润的状态。而石头里微量元素比较丰富,让蔬菜的根系扎在石头上,蔬菜会生长得更好,吃起来也更健康。”从旁边沟渠里抽上来的养殖尾水,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到铺满砾石的栽培床里,并通过每天近50次的水体交换,和工厂化养殖在环形沟渠里的鱼类形成了一个鱼、菜共生的新型复合耕作系统。
据介绍,这个系统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鱼粪给蔬菜提供养分,蔬菜把鱼粪里的养分吸收以后,就自然净化了水体,然后被净化了的水重新回流到鱼池,这样不断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硝化滤床有大作用
铺满砾石和陶粒的木质栽培床叫硝化滤床。在这种床里,富含营养物质的养殖尾水通过附着在陶石表面的硝化细菌,把水体里对鱼有害的氨元素氧化成为蔬菜能吸收的营养成分,从而形成资源互补共生的闭锁循环系统,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经过硝化反应处理后的水体,在抵达一定高度后,利用虹吸原理会自动排放到沟渠里,而随水流冲刷下去或是人工投喂的蚯蚓,在让鱼类获得更多高蛋白活体饵料的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鱼菜共生效益高
更让人高兴的是,通过水体在种植和养殖间的有效转换,既能有效避免种养过程中土壤重金属残留的问题,又能充分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提升能量转换效能。目前,云鹏农场鱼菜共生系统仅用传统农业10%的水量,就能用1千克鱼食产出50千克的蔬菜和0.8千克的鱼。同时,工厂化养殖密度达到了外塘养殖的10倍以上。
为了避免农药造成鱼和有益微生物种群死亡和系统崩溃的现象,系统还采用物理和生物防虫手段相结合的办法,生产全程不使用任何农药,蔬菜拔起来就可以直接吃。“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前种菜都会施用农药。现在有了这个利好模式,我们就要把它推广出去,要让大家都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姚松云说。
今年55岁的姚松云,2015年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把眼光盯向了国内刚刚起步的鱼菜共生技术。“当初挺困难的,招了好多技术员都搞不成功。后来请来了技术员高飞,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我们这个鱼菜共生项目终于成功了。”姚松云说。
种菜不只要种得好,关键还要卖得好。目前,云鹏农场利用原有的盆栽菜销售渠道,把鱼菜共生系统产出的优质鱼、菜推销到了附近的各大宾馆、饭店。同时,还开始着手利用網络渠道以及观光农业和“DIY”潮流,将农场生态种养的鱼、菜推向干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