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范宽的中国画中浅析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2019-09-10郑秋晗

大东方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画

郑秋晗

摘 要: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自古以来就是被众家探讨的问题。中国画的艺术要立足于当下,并且要客观的对待经济全球化给艺术带来的影响。没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所以艺术理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

关键词:中国画;范宽;民族性和世界性

一、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如果要论述中国画中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艺术的民族性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即具象又抽象的概念,其具象性主要体现在民族艺术作品一般采用的是本土的传统的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如中国的水墨画、欧洲油画、波斯及印度的细密画等。主要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的手法,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来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

艺术的世界性融于民族性之中,却又高于民族性。艺术的世界性产生是民族艺术的形式和内涵逐步被世界认可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十分漫长而艰辛,当外界可以真正理解它的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它的价值的时候,它的民族性就上升到了世界性的高度。

二、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剖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情感,发展历程,审美特征,所以它自然而然产生了个性化的东西——这就是民族性。水墨这一元素,作为中国最具有民族性特征的“器物”已经广泛运用在世界艺术的方方面面。因为它的情感价值,文化内涵使得其成为了世界财富,以古老著称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国际时尚潮流中不断彰显迷人的魅力。

三、从范宽画里看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其人如其名,性宽厚,进止疏野。《图画见闻志》中又说“理通神会,奇能绝世”“好道”。有好道之心,必然能“澄怀味象”,拒绝功名利禄,去除俗虑杂欲,而专意于山水之间。移居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范宽最著名的一幅画莫过于他的《溪山行旅图》,此画也最能代表他的绘画风格。画面上一巨大山头顶天而立,占据了全画的三分之二,山头上有茂林丛树,在山峰上的右边有三堆石冈,上面有浓阴老树,其间还夹杂着溪水,在溪水的右面还有四头驴子,正可谓是“溪山行旅”。

范宽性格宽厚,可能是缘于他对于山水的敬畏之心。他的画具有明显的重量感,线如铁条——“画屋既质,以墨笼染,后辈目之为铁屋”。皴如铁钉,山如铁铸,树如铁浇。其所有的画皆可印证。《溪山行旅图》更甚。其皴法一般称为雨点皴,以点攒簇而成,像雨点一样的密集,这些点有的浓,有的淡,有的大,有的小,模拟出了土质又干又硬的感觉。离远了看,就产生了一种雄浑厚重的效果,其中还夹杂着短条子皴,犹如冰雹夹着雨,这样的画法把山的质感表现的尤为突出。

在用墨方面,他反复渲染,皴后再用墨罩染。山石的凹凸不同,用墨的浓淡也不尽相同。凹处深、凸出淡。树丛前后的树叶用墨亦不同,但都给人一种茂密苍茫之感。他的山头喜作密林,黑压压的山头视觉上看给人以一种重量感,让山仿佛扑面而来。从艺术的民族性来讲,范宽运用了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之前所没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反映他的現实生活、思想感情、愿望以及艺术审美情趣。

范宽的画风,《圣朝名画评》中记云:“时人议曰‘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皆所谓造乎神者也。’”意为范宽的画,即使离得很远去看,也觉得像是在眼前一样。皆因范宽用笔浑厚,笔势雄浑。《圣朝名画评》将范宽的画列为神品,认为“宋有天下,为山水者,惟中立与成城绝,至今无及之者”。李唐《万壑松风图》风骨全似范宽,其早期绘画基本上都从范宽中来,倪云林说:“盖李唐者,其源出自于范、荆之间,马远夏圭辈,又法李唐”。所以整个南宋山水画中,都可看出范宽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看出,中国的水墨画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史上经过变化,使艺术的民族性得以充分的展现,中国水墨画追求无暗面的画面效果,实则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向往着这个世界没有黑暗、没有阴影,希冀我们前途明媚。

艺术的世界性产生是民族艺术的形式和内涵逐步被世界认可接受的过程。前面说过,首先民族艺术必须要自身强大,饱含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可以成为民族的信物,国家的代表,在国人宣扬下走出去,慢慢的得到全世界的关注、欣赏、研究、尊重和运用。当外界可以真正理解它的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它的价值的时候,它的民族性就上升到了世界性的高度。

范宽的画,由民族性上升到了世界性,甚至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为什么?范宽代表了山水画精神中,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对于山水的崇敬。范宽总是在努力表现山水的伟大,并侧面体现出了人的渺小,这是对于自然宇宙万物的谦卑之心。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而且随着各民族艺术的发展,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不可分割

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固有之艺术。同样我们也应看到,有些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并不具有世界性。我们的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一起构成一个大部队。我们不必裹着小脚、拖着长辫在世界文化的行列中行走。任何民族都不必亦步亦趋地跟在他民族艺术后面接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并不拒绝污泥提供给它的养料。只有站在本民族及他民族前辈两个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巨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欣赏者,不仅要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进行选择,对他民族的艺术也必须用我们的量规加以规范、选择。我们应提倡创造性地继承吸收,避免奴隶般地因袭。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