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幼儿依恋的原因及对策

2019-09-10王锦丽

南北桥 2019年24期

王锦丽

【摘    要】依恋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它伴随人的一生并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功能的表达和人格功能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亲子依恋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人类适应环境并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依恋的探索一直是心理界、教育界和医学界的热点之一[1]。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幼儿依恋行为形成原因及对幼儿长大后的影响和如何正确的处理幼儿的这种依恋行为。同时从幼儿的抚养者,生长的家庭及社会文化背景,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幼儿的机体成熟状态等方面对幼儿依恋这一行为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依恋  抚养者  家庭及文化背景  幼儿性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201

一、依恋的涵义

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其主要特点是: 1.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2.婴幼儿与依恋对象在一起, 感到很愉快;3.当干扰孩子的痛苦,依恋对象比别人更好地安慰自己的灵魂;因此,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幼儿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在幼儿的某些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家庭是幼儿成长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环境,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有尽到应尽的职责,是否给予幼儿适当的关心与引导,是否给予幼儿一个安心舒适的家庭成长环境。

二、解析幼儿形成依恋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抚养者的特征

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幼儿身上,不让幼儿有动手的机会,生怕幼儿摔倒撞到,渐渐的幼儿就对亲人产生依赖感,缺少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建立了默契,能够与幼儿共同关注同一件事情,密切关注儿童的生活行为,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幼儿的生理、心理需求。但是,当幼儿长到一定的年龄就要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学习,就要求幼儿要独立的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而依恋的行为一旦形成,幼儿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离开依恋的家人,幼儿就会表现出着急,担心害怕,对自己没有信心,并产生分离焦虑。

(二)家长的教养方式及社会文化背景

在贫困的边远山区,以祖辈教养为主,由于家境困难,父母为了一家子的生计,不得不都外出打工一年也不见得可以回家一次,将孩子放在家里让长辈照看,这就会使幼儿与祖辈产生依恋关系。而大多数祖辈的文化并不高,能够教育幼儿的能力有限,可是幼儿的各方面的水平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键期,把握住关键期,充分的帮助幼儿发展,才能使幼儿长得更好。

(三)幼儿的性格特点

幼儿的性格具有年龄特点,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又喜欢模仿和冲动的特点,家人的良好照顾,使婴儿从小得到安全感,形成对母亲的信任和依恋,为以后良好性格的形成打下基础。幼儿的性格有的比较内向,有的比较外向,相对于比较内向性格的幼儿,对自己没有信心,怕自己做不好,通常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对亲人的依赖感更强烈,只有在家人的陪伴下,他们才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时间久了,幼儿就会对家人形成了依恋。

(四)幼儿的机体成熟状态

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年龄的幼儿机体成熟程度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机体成熟程度上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发育的比较早,有的比较晚,在某些方面发育比较晚的的幼儿,当这一方面遇到了困难,在家就需要家人的帮助,幼儿入园了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因此才能赶上同龄人的幼儿,而不使之落后,在帮助的过程中,幼儿就会对帮助他的人产生依恋,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当遇到同样的困难时,幼儿总会依恋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并能够帮助他把事情解决妥当的人,就会在心里形成信赖感,并对此人产生依恋关系。

三、依恋对幼儿成长的重要影响

(一)幼儿依恋影响幼儿的情绪情感

喜、怒、哀、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曾体验过的心理现象。当幼儿的需要从依恋的对象那里得到满足,愿望得到实现,心里的急迫感和紧张感就会解除,幼儿就会感到快乐,就会感觉安全,对周围的环境產生信任;倘若幼儿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愿望难以实现,幼儿的紧张感就会倍增,对人生充满失落感。这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容易促成幼儿暴躁、抵触的性格的形成,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不信任,不能与同伴共同分享事与物。所以,幼儿的依恋情感,要认真的对待,不能一味的认可,也不要一味的否定,才能使幼儿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适当的发展。

(二)依恋影响幼儿的探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是奇迹的创造者,就因为他们天真无邪,童言无忌,还未形成主观的成人意识,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机智,所以他们拥有着无穷的探知能力。婴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生理机能等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父母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才能让幼儿感到安全,在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中,尽情的探索这个未知的周围环境。这就需要父母多与幼儿交流,多与幼儿接触,充分调动并刺激幼儿各方面的感觉的器官和身体机能,使幼儿在情感方面得到满足,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同感,认识并探索周围环境。

(三)依恋影响幼儿对人交往的态度

幼儿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包括整个婴儿期的人际交往对象首先是父母或亲近的家人,到了1岁以后,当幼儿开始学会行走、说话时就出现与同伴的交往,产生同伴关系,早期儿童的依恋会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发展产生影响,具有依恋安全感的儿童,对父母有信任感,这样,父母就可以树立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纵观历史,多少伟人名士的背后,都有一位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地教导的母亲呢? 反之,如果从小就给予幼儿不安全的依恋情感,幼儿就会因此而封闭自己,就不会主动与外界的人交往,不利于幼儿以后再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就有可能接触不到社会的最深处,无法适应现实的社会。

(四)依恋影响幼儿自身性格特征的发展

幼儿的性格在早期成长中就慢慢地开始萌芽,对与抚养自己的父母就有很强的依恋感,幼儿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就很难再改变。早期依恋情感如果得到满足,就会养成幼儿积极的心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幼儿感到自己的处在安全的环境中,积极的与外加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依恋情感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幼儿早期就应该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这对幼儿的性格的形成具有奠定性的作用。

四、对家长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依恋关系的建议

(一)创建和谐的家庭气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态度。

家庭是由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共同组成的,而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将会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氛围,这样就会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比如: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孩子营造一种温馨的、快乐的,安全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幼儿能够获取良好的的精神环境,对家庭充满着强烈的信任感,反反之,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则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幼儿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更甚者可能影响到儿童以后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所以,家庭成员是否能够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二)注重家长教育素质,教养态度,教育能力的培养

说到家庭,首先想到的是遗传,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的董进宇博士在《培养真正的人》一書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职业,能够比像家长把一个初来世间的小生命培养成杰出的人更复杂的职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可能就会导致孩子的人格转型,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幼儿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单纯的生命个体,拥有着与成人相同的权利,随着在生活中接触周围的人、事、物,幼儿才开始渐渐的习得相应的、正确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父母及其其他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能够在幼儿的面前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三)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建立合理的养育条件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由于父母遗传、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孩子在感知动作、学习方式、智力、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发展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产生出个体差异。 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对幼儿给予适当的教育,组织力所能及的劳动,不过多的限制和干涉,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勤奋好学,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冷漠的讽刺,树立一个好榜样,错误的模型不提供,不说反话,当幼儿冲动是,细心地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关注幼儿的机体成熟状态

幼儿的身体各机能的发展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水平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关键期,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幼儿的成长特点,并做好记录,在关键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适合幼儿机体水平发展的条件,对于良好的行为要积极的给予肯定并鼓励,并告诉此行为好在哪里;对于不良的行为要及时的教育并改正,对幼儿说明不良行为的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告诉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方法。对于幼儿的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或是突然出现的各种行为问题,家长应做到及时的干预,时刻关注幼儿的机体成熟状态,让幼儿各方面在适当的时期都得到合适的发展。

五、结论

在幼儿期,幼儿对家人产生的依恋行为,是每个孩子和每个家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家长和幼儿园携手互助,共同努力,只要科学、客观的看待幼儿依恋这件事,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地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健康、快乐的成长[2]。幼儿的依恋的质量会对儿童以后的成长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因此,家长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抚养环境和条件,建立合理的教养方式,提高幼儿的依恋质量,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鑫琪,静进,儿童依恋的研究现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2月第15卷第1期,59-61

[2] 姚艳杰,尹红雨,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再探,[J]安徽合肥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5期  总第127期,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