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耐旱的沙漠微生物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20期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年平均降雨量仅为15毫米左右,甚至曾经连续173个月没下雨。这里干燥、贫瘠、紫外线强烈,也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表面的地方。
尽管科学家们早就在阿塔卡马沙漠中发现了微生物存在的迹象,但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才通过先进的基因组分析技术,了解了它们在极度干燥环境中生存的一些特殊技能。
阿塔卡马沙漠不仅干燥,土地盐分也很高。在高盐度环境中,很多生物都会因细胞脱水而死,而阿塔卡马沙漠里的微生物却能够利用盐获取水分和养分。因为硫酸盐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即使是沙漠中极少量的降雨,也能使无水硫酸盐水化,例如无水硫酸钙吸水后能变成二水合硫酸钙(石膏)。在沙漠高温干燥的条件下,这些水合物会渐渐释放出水分子,嗜極微生物就靠着这一点水分度过漫长的旱季。
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矿物中的水分也有耗尽的时候,但这也难不倒这些顽强的微生物。在没有足够的水和营养的时候,很多微生物会用休眠度过艰难时期。它们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休眠体——内生孢子(又称芽孢)以保护自己的遗传物质等最必要的细胞成分,直到环境适宜时再复苏。内生孢子有着坚硬厚实的外壁,具有耐酸、碱、高温和辐射等特性。它们能休眠很长时间。例如,科学家曾在一块2500万年前形成的琥珀中发现了一种微生物的内生孢子,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令其“复活”。
(摘自《大自然探索》2019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