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珊瑚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2019-09-10马坡辛宛蓥张倩怡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珊瑚

马坡 辛宛蓥 张倩怡

摘  要:不同种类的珠宝玉石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下,会产生不同特征的吸收光谱,以此为研究依据对珠宝玉石进行检测,并对珠宝玉石是否经过优化处理进行判断。本文对天然珊瑚及染色珊瑚的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染色处理的珊瑚因不同染料的成分不同,导致其吸收谱带的形态、位置、强度等特征与天然红珊瑚的特征吸收有了明显差异,且缺失315nm的吸收峰,这为鉴定天然珊瑚及染色珊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珊瑚;染色珊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目前,大型仪器的光谱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宝石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宝石鉴定领域当中,本次实验通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对选取的珊瑚样品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根据不同样品所呈现的特征图谱对其进行快速的鉴别。

1.样品的选择及测试

选取了市场常见的4块珊瑚样品,对其编号、拍照并进行常规仪器测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测试,得出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及其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常规仪器测试仪器选用宝石显微镜、折射仪、静水称重等仪器,对其显微放大观察、折射率及相对密度进行测试。紫外—可见光光谱用广州标旗的GEM—3000珠宝检测仪,实验条件:积分时间:10毫秒;平均次数:100;平滑宽度:1;波段:220—900nm。

2.测试结果及分析

2.1样品常规仪器测试

2.2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图1中,样品C-4为初步判定的天然红珊瑚,样品C-1为疑似经过染色处理的珊瑚。天然深红至橙红色珊瑚具有明顯315nm附近的吸收峰和450nm-550nm之间的宽吸收带,染色红珊瑚的吸收峰会发生偏移或者缺失。样品C-4符合该特征,紫外可见光谱检测结论与常规检测结论一致。样品C-1在315nm处的吸收峰发生明显的缺失,由此推断此样品为染色处理的红珊瑚,与常规检测结论一致。

图2中的样品C-2为初步判定的天然粉白色珊瑚,根据已知研究表明,粉红至粉白色珊瑚除了具有红色、橙红色珊瑚的吸收带外,还具有明显的282nm吸收带及492nm-525nm的弱吸收带。样品C-2在285nm附近有吸收峰,315nm附近的吸收峰不明显,在470nm和510nm附近也出现了吸收带,光谱特征符合上述特征,由此推断其为天然粉白色珊瑚,与常规检测结论一致。

图3中样品C-3为疑似染色处理的珊瑚,其在315nm附近的吸收峰略微偏移,且极不明显,在450nm-550nm间有宽的吸收带。而天然红珊瑚在315nm附近的吸收峰都较明显,此推断此其为染色处理的红珊瑚,是由深红至橙红的天然红珊瑚染色后得到的,与常规检测结论一致。

3.结论

天然红珊瑚根据其本身颜色的深浅程度及色调不同,其吸收带会存在差异。如样品本身的颜色呈现深红色或者橙红色,其光谱就会具有明显的315nm附近的吸收峰,以及450nm-550nm之间的宽吸收带;当样品为呈现粉红色或者粉白色的珊瑚,其光谱特征吸收峰除了具备红色、橙红色珊瑚所具有的吸收带以外,还伴随着典型的282nm附近的吸收带和492nm、525nm附近的弱吸收带;而经过染色处理的红珊瑚,表现为315nm附近的吸收峰缺失,且不同色调的染料会导致吸收带的形态、位置、强度等特征与天然红珊瑚的特征吸收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申晓萍,马丽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宝玉石,2014.

[2]  谢意红.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优化处理宝石鉴定中的应用[J].分析仪器,2003.

[3]  范桂珍,于方,何志红,刘岩.天然与染色红珊瑚的紫外可见光光谱特征[J].中国首饰学术交流会,2011.

猜你喜欢

珊瑚
海底世界
奇妙的海底动物
机器人运送珊瑚卵拯救珊瑚礁
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底花园”
妈妈衣柜里的珊瑚橙
碧波荡漾珊瑚海
梦幻的珊瑚世界
美丽的珊瑚
珊瑚丛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