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率先向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挺进

2019-09-10浙江省教育厅

教育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浙江全省现代化

浙江省教育厅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滚滚的钱塘潮水激荡着古老的东方文明,秉承着“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文化传统,浙江,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在新时代的画卷上书写着浙江教育现代化的奋进之笔。

作为勇立潮头的排头兵,浙江教育更有责任和使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省中走在前列,为中国教育的明天贡献更多的浙江实践、浙江样本、浙江经验。

“秉持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就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在此背景下,浙江教育探索、实践、创新、超越,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教育现代化蓝图。

永恒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教育确立的基本属性。教育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寄托了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现代化,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领域改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

近年来,浙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级各类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了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9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12%,高考录取率达93.02%,均居全国省区前列。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8个县(市、区)创建成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

此外,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实现公办中小学招生零择校,“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省全面实现流入地升学,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育改革与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成为全国试点地区,课程改革在大中小学全面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和中小学公办教师交流制度全面实行,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覆盖到各级各类教育;教育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全省各类教育普及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可以说,浙江已总体具备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让人民在教育上有获得感,就要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排忧解难,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近年来,浙江大力推进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基础教育重点县建设工程、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西湖大学以新机制建设一流大学,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在浙江合作办学,开展中职本科一体化办学试点,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治,狠抓中小学减负工作,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等等,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拓宽了升学渠道,回应人民的关切和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盼。

另一方面,浙江加大改善办学条件步伐,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安居工程”“四项工程”“校安工程”“领雁工程”,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名称背后,都浓缩了几代教育人付出的巨大努力。

战略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未来十几年是浙江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的关键期,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更加坚定地把教育作为发展之基放在优先位置,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今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委政府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上毫不动摇,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位置,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举全省之力优先发展教育。

历史的节拍,总会因上下同心而变得更为铿锵有力。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赴基层调研,深入学校视察,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投入多年来更是只增不减,2017年,全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1595.98亿元,比上年增加172.41亿元,增长12.11%。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2132.79亿元,比上年增加241.98亿元,增长12.80%。生均校舍面积,小学由6.9平方米,提高到9.1平方米,增长32%;中学由16.4平方米,提高到23.6平方米,增长44%;高校校舍总面积由2954.7万平方米,提高到3813.2万平方米,增长29%。生均图书,小学增长32%,中学增长52%,高校图书总量增长45%。全省中小学校塑胶跑道覆盖率达到96%。99%以上中小学校实现千兆网络到校、百兆到班。

在教育优先发展的号角声中,各地也紧跟步伐,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优先投入,人才优先引进,困难优先解决,典型优先宣传,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书记”“教育市长”相继涌现,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成了政府优先发展的“政绩工程”,更成了老百姓的“幸福工程”。

一份份饱含顶层设计和殷切希望的重要教育文件相继出台,一轮轮教育改革的大幕在浙江大地拉开,从“有教无类”到“学有所教”,从“优先发展”到“改革创新”,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浙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教育现代化这条康庄大道的行进途中,浙江正在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让人人出彩的答卷。

不忘初心——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天,浙江教育已经从“基本均衡”迈入了“优质均衡”的发展快车道。立足于教育普及水平、办学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技术、教育体制机制,浙江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教育的内涵,实现教育公平是最高境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杭州市提出,要让更多少年儿童获得公平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小班化”;湖州市实施“义务教育名校集团化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金华市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的同时,继续推广“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共同体”、乡(镇)中心校等组织方式。

提升教育的内涵,提高教育质量是核心任务。教育质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宁波市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和学校发展性评价机制;绍兴市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构建从幼儿园到大学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嘉兴市县域内教师和校长合理有序流动制度已成常态,城乡学校师资配置均衡状态年年有惊喜;舟山市全力推进强师工程,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海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从受教育机会看,浙江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4.4年,各类教育普及化水平已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城乡均衡程度看,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指数控制在0.3以内,是全国最低的省份。2015年6月,全省所有县(市、区)在全国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截至2018年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95.4%,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已全面消除大班额。

心怀愿景——书写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未来的浙江教育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第一、优先发展,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坚持质量导向、人民满意,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坚持依法治教、民主高效,不歇肩,不停步,全力推进现代化进程。到2035年,所有县(市、区)将通过教育现代化县评估,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等教育強省全面建成,浙江教育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全省各领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浙江教育总体发展达到发达国家前列水平,成为高素质人才聚集地,高新技术创新发源地,来华留学生重要目的地,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承载着万千家庭幸福与希冀的浙江教育,必将在现代化的征程上继续展现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担当,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教育力量。

猜你喜欢

浙江全省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Mother
Task 2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我的女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