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供水企业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几点思考

2019-09-10胡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服务型供水职工

胡敏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其核心是要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的“六有”目标。供水企业作为关乎百姓生活、社会发展的公用服务企业,更应该把服务作为企业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牢牢把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

一、以服务党员职工为出发点。

要通过“夯基础、畅渠道、重关怀、强带动”四项举措,不断加强党组织、党员、职工之间的联系,提升党员职工能力素质,增强责任使命感,激发内生动力。

1.夯基础。大力实施基层党建组织力提升工程,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把党员积分制管理作为落实党员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党员百分制考核支部台帐,将党员基本情况、党内表现、工作业绩、参加进社区活动反馈情况登记在册。考核内容将生产经营与党务工作紧密结合,根据供水企业的特点,对党支部分类制定考核评分细则,如在工作业绩方面,水厂支部突出安全生产,对安全业务培训、供水设备维护等情况明确扣分标准;供水公司支部则注重对水表抄收、管网维修、水表检定等供水服务提升工作的要求。有效强化党员队伍管理,确保党员先锋到基层,有职工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提供服务。

2.畅渠道。通过三级联点制,即领导联点基层、党员联点群众、基层互联,开设举报信箱、党务QQ群、党务公开栏,开通“党员热线电话”、“纸上微博”,邀请职工参加民主生活会、党员会议等举措,为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为职工及时向党组织和党员反映困难和问题提供方便。使党组织、党员和职工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服务网络化管理。

3.重关怀。按照 “六有”标准,有选择性地建成党群活动室,供党员学习、开会和职工休息、文体活动使用。坚持困难党员和职工帮扶政策,设立困难职工信息台帐,成立帮扶基金,及时为党员职工送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制定人才规划,畅通人才晋升通道,让优秀党员职工得到提拔和重用。

4.强带动。用好“学习强国”“红星云”等平台,以“每周一课”推送微党课的形式,有效组织广大党员随时随地、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理论学习,确保新思想在网上网下全覆盖,做到“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开展评先表彰,丰富明星党员和职工的评比,组织 “劳动模范”宣讲活动,通过“家常话、身边事”讲好“水务故事”,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实现汇聚思想合力。

二、以服务发展为着力点。

在基层党组织中推行“品牌化党建”创建工作,聚焦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通过在生产服务一线、工程项目上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深挖党建内涵、注入党建元素,用“品牌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的理念和机制,有效地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

1.抓特点。既坚持全覆盖,又抓住重点关键。以党支部为主体、党员为骨干,以“服务生产经营、凝聚党员职工”为标准,展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堡垒和先锋作用。比如,在构建“从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的安全供水体系中锻炼队伍;在管网建设、户表改造、水改项目等民心工程中磨练队伍;在影响发展和问题较突出的服务管理领域锤练队伍;在应对风险保障用水中砥砺队伍。

2.显作用。针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现实情况,以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为载体,打造有供水特色的党建品牌,全面提升供水品质,彰显公益服务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比如,通过“党建+项目”,在供水管线工程项目、“三供一业”水改分离项目中设立“党员责任区”,以项目化管理,责任到人,有效加快重点道路供水管线建设,突破水改工程难点问题,全力满足城市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优质供水终端服务;通过“党建+服务”,以 “供水服务进社区”活动提标升级为载体,党支部分批进驻全市各社区,面对面听民意,一对一解难题,让供水服务涵盖到每个小区、延伸到每个单元、影响到每位用户;通过“党建+安全”,加大水厂提质改造的力度,原水预警间的建设,发挥“供水党员突击队”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升级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坚决打赢全城“保水战”,确保全市水量足、水压稳、水质优。通过党建在服务推动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形成以重點带全局的良好局面。

三、以服务社会为落脚点。

将群众满意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落脚点,推行便民服务措施,丰富供水服务内涵,用群众看得见、易感知的方式提升服务的整体成效,营造人水和谐的供用水环境。

1.推行多维度的四项便民服务措施。一是民情日记制度化。公司党政班子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广泛开展民情调研活动,各服务窗口设置意见簿,各厂网站设立民情日记本,党组织建立民情需求库,“三位一体”了解群众的需求、意见和建议。二是缴费服务多元化。除一般的服务网点、邮政代收、银特代扣等传统水费缴纳方式外,打通网上缴费渠道,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缴费,打造全城10分钟办理圈,实现居民不出家门完成水费缴纳。三是居民权益公开化。通过企业网站、供水APP、微博等形式发布每日水质、水量、停水、换表等相关信息。四是便民交流网络化。开设企业微信公众号、企业网站开设“民意直通车”栏目,实现用水等问题线上表达、线下服务双向互动,形成既“键对键”又“面对面”的工作闭环。

2.建设上下联动的两个内外服务平台。一是窗口服务平台。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以满意为标准”的服务理念,不断挖掘窗口服务空间,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品质。窗口服务人员定期业务培训,形成服务工作例会制,强化沟通、会诊疑难问题,促进服务水平提升。并结合供水服务窗口 “客户评价系统”建设,积极推行预约同步抄收、异常水量提醒、短信告知水量等个性化服务,让百姓享受更大的实惠。二是志愿服务平台。以“您的需求就是供水人的追求”为服务导向,成立供水志愿者服务队,为特殊用户长期定时提供上门收取水费、咨询等服务,实现点对点的支持和帮扶。以“3.5学雷锋”、世界水日、水厂开放日活动等为契机,与学校等单位联合组织惜水活动,大力开展水知识、用水常识的宣传,营造全社会爱水、护水、节水的氛围。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只有把握行业特性,才能真正实现供水行业党员干部精气神升级、供水服务标准升级、供水事业发展升级,才能真正让政府和社会公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服务型供水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山西力推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叠压供水技术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职工摄影(2)
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农村片区供水模式探究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