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科技研发动力
2019-09-10李姗蓉李建军
李姗蓉 李建军
知識产权来自于科技成果,同时又对科技成果的不断创新和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河南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不少成绩,但是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短板依然突出,特别是中科院有104个直属院所,河南省没有一家,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相对匮乏。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背靠大院大所、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新型科研开发组织形式,能够打破身份、地域界限,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企业化的管理机制、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等全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有效破解河南省科技创新资源短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专利产出后劲不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去年7月的42家到今年1月的67家,近半年时间里河南省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扩军”,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科技研发动力、推动专利产出提升与优化提供磅礴新动能。
多种形式并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在已集中备案67家新型研发机构的基础上,如何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实现“质”的突破、“效”的跨越,为推动专利产出提升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撑?河南省以多种形式并进,给出了路径。目前,河南省经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从投资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形式。
通过引进高端创新资源,合作建设了一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当前,河南省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尤其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支撑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高端创新资源,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建设了一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机构的引进建设为当地产业创新发展、破解关键技术瓶颈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郑州市先后引进建设了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郑州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研究院、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洛阳市也先后引进组建了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等9家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全省经备案的该类新型研发机构20家。
围绕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以产业项目为依托,省内科研院所、知名企业联合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如以推动工业CT产业化为目标,洛阳中信重工、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涧西区政府合作组建了洛阳中信成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省经备案的该类新型研发机构5家。
河南省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也尝试剥离或新建独立法人的研究机构,为相关产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如郑州大学与郑州高新区联合共建了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与多家单位联合建设了河南卫华机械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省经备案的该类新型研发机构24家。
聚焦区域强大的市场需求,自然人、外资企业独资或企业与自然人联合出资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该类机构为某一具体行业提供专业的研发和技术服务。如泰极爱思(郑州)座椅有限公司是由泰极爱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0%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新乡市高新医药研究院由3位自然人联合出资设立。全省经备案的该类新型研发机构16家。
面向区域主导产业需求,由政府独资设立或政府联合高校等联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该类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需求,为当地企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如商丘市政府面向当地主导产业需求,独资设立了商丘科学院。全省经备案的该类新型研发机构2家。
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运营机制完善
完善新型研发机构运营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专利提升优化的基本条件。河南省科技厅致力于完善新型研发机构运营机制,制定专利发展战略并有效执行,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创造有利于专利战略实施和自主创新精神培养的科技创新环境。
河南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先后研究出台了《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创新引领型机构专项行动计划》《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遴选和资助暂行办法》《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和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为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去年下半年,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等有关省直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从科技项目承担、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激励等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提出了18条扶持政策。目前形成了送审稿,已报省政府,拟提请省政府常务会审议并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研究后,以省政府名义印发。
2017年下半年,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制订出台了《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遴选和资助暂行办法》,并据此共同组织开展了首批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遴选和资助工作,确定了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过程工程所郑州分所)等10家机构为首批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并于去年7月份以省政府名义命名,省财政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了4 129万元资金支持,引导做大做强,为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工作树立了标杆,示范引领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强化交流宣传,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为促进专利输出增量体质,推动科技成果从省内走向全国,河南省不遗余力地强化交流宣传,将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扭成一股绳,实现共创共赢。
去年五月份,省政府组织召开了“科技创新‘四个一批’经验交流会”。会上,十余家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进行了经验交流。通过交流,为全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及先进管理经验。同时,通过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展示了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成果及其创新优势,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新型研发机构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目前,全省上下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上已从共识到行动,从全面推进到逐步深化并呈加速推进态势。
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了较全面的产业和技术覆盖面。同时,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区域分布逐渐扩大,已覆盖14个省辖市。其凭借灵活的体制机制、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巨大的增长潜力,已成为河南省引领源头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洛阳分所),先后与有关单位共同设立了两支规模分别为3亿元、5亿元的投资基金,吸引外部投资6亿元,目前已经成功投资了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寒武纪”公司。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自2016年11月成立以来,营业收入已达到5.33亿元。超过300个大数据服务案例在全国落地。累计申请专利数190件,获得授权专利29件,取得软件著作52项,并全部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
补齐创新短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过去的一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约束趋紧、转型升级困难增加等复杂形势下,河南全省经济保持“稳、进、好”的态势,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科技研发动力、推动专利产出增量提质的有力举措结出累累硕果。
然而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和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從发展数量上看,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偏少,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和集聚效应。从发展质量上看,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多数处于建设初创期,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二是支持体系不健全。目前省级层面相继出台了《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创新引领型机构专项行动计划》《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遴选和资助暂行办法》《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和评价办法(试行)》,省辖市中仅有少数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省市联动合力扶持的局面。三是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河南省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内部利益共享和协同创新体制不完善、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制约着新型研发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四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竞争。由于受到环境、经费、有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存在引进和留住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人才困难的问题。五是由于国家层面上尚未出台新型研发机构专项扶持政策,未将其纳入科研院所的管理,还不能享受到国有科研机构待遇,对于经费紧张的初创期新型研发机构是“雪上加霜”。六是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时间较短,当前运行较依赖政府,地方政府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扶持期一般为3~5年,扶持期过后,该类新型研发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在缺乏地方政府后续支持的情况下将面临一定的生存压力。
正视成绩,更上层楼。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做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并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去大力推动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且需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共同发力,形成共同助推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工作合力。
河南省创新存在的短板,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巨大的成长潜力。接下来,建议政府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研发和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力度,构建稳定权威、综合配套、精细协调的科技创新法治保障体系,使新型研发机构与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形成新型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科教融合优质、成果转化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抓住有利时机,缩小发展差距,只要着力促进专利产出提升与优化,扎实推进河南市科技创新发展,我们就能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江海奔涌。
(作者单位:1.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