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人次共建长沙湘江大桥
2019-09-10陈永刚
陈永刚
1972年的9月30日,长沙湘江大桥(现改名为橘子洲大桥)建成, 10月1日出版的《湖南日报》描述了湘江大桥开通的盛况:“省、市党、政、军负责同志,同群众一道,舉行了庆祝游行,游行队伍以三辆彩车为前导,近百辆满载工农兵代表的汽车,徐徐通过大桥。”
从1971年9月6日开始施工建设,短短一年时间,一座横跨湘江的大桥,就奇迹般地腾空而起。
曾任湘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的王蔚深老人回忆说,1965年,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到长沙视察工作,他看到了长沙人乘轮渡过河排起了长龙,做出了一个决定——“你们应该修一座桥。”他还当场表态:“修桥的钱,你们出一半,中南局出一半。”
“当时国内最著名的桥是武汉和南京的长江大桥。1971年,大桥建设指挥部在考察后,决定搞‘双曲拱桥’(桥身的主拱圈在纵、横两个方向都呈拱形)。我们开始的设计也是有桥头堡的。广东的一名工程师认为桥头堡不好看,建议搞旋梯式,指挥部采用了他的建议。”
1971年9月,铁道部大桥局第五桥梁工程处在担负枝柳线5座大桥施工任务的同时,抽调一、二、三工程队及修配厂、运输队部分人员担任长沙湘江大桥下部工程施工任务。400多人的队伍,乘坐38辆解放牌大卡车,浩浩荡荡开进长沙城。湘江大桥的建设采用明挖、沉井和钢板桩进行基础施工。除了专业的修桥队伍,长沙动员了80万人次的机关干部、厂矿工人、大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当时的《长沙快报》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当那一个个墩位围水以后,千百人上阵,人挑锄挖,众人撼山,很快就把沉井打到岩层”,“有的基坑中淤泥齐腰深,参加湘江大桥建设的民兵们就带上提桶面盆,下到冰冷的淤泥中,排成一条长龙,顶着凛冽的寒风,盆端桶舀,把淤泥传递出坑,淤泥清理干净后,即开始清基凿岩,凿掉风化岩,把坑底的岩石洗刷干净。有的同志为把岩石隙缝中的沙石清除掉,没有合适的工具,就用手指抠”。
长沙市民王丽霞称当时的修桥工程是“人海战”。强烈的修桥愿望极大鼓舞了群众的战斗力,凭借最简单的工具和肩挑手提,长沙人硬是在一年内架起了这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