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问·写
2019-09-10张春华
张春华
对于读书,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态度:“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阅读可以获取知识,但仍有人心生困惑: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仍旧无法从容应对生活的难题?为什么读了许多书,还是无法应对考试?叔本华为这些困惑找到了答案:“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
所以,如果只强调一味读书,可能就会成为“两只脚的书柜”。读书本身不是目的,书只是一种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只有“用书”才对生活和学习有价值。通过“用书”,把书读深、读活,学以致用,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怎样读书才能把书中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呢?读书是输入,要做到有用,不妨尝试用输出的方式来读书。如何输出呢?最便捷的输出方式有两种:一是“说”,包括“讲”和“问”;二是“写”,即落到纸面。
有的同学很羡慕《百家讲坛》上的学者,他们面对某一个话题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洋洋洒洒“讲”出一本书。这些学者的确有不同于常人的学养和研究专长,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这些话题在此之前也讲过许多遍,一次次的输出使他们对所说的内容越来越熟悉,也积累了受公众喜爱的表达方式。以前的说书人,在把自己读的书的内容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也在不断加工自己的语言,不断尝试准确、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表述。同学们小时候都复述过故事对吧?讲故事培养了许多人阅读的兴趣。同学们欣赏的一些励志演说,许多都是经过千锤百炼、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我们日常也有许多这样“讲”书的机会,例如读书报告会。在阅读一本书后,教师会组织同学交流和展示阅读体会。既可以“讲”书的主要内容,像韩愈所说的“提玄勾要”,把书由厚变薄,提纲挈领地把读过的书的主要内容抽出来,也可以“讲”阅读某本书的主要收获,还可以“讲”自己读书的方法。无论是讲内容,还是讲阅读感悟、阅读方法,都是更深入走进一本书的过程。除了老师组织的读书报告会,同学们也可以自发组织一些小型读书交流会,就近期阅读的一本书进行交流,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你听,互相学习借鉴,互相补益。这样的“说”,是倾吐,也是创作。“说”得多了,对内容就熟了;“说”得多了,收获也就丰富了;“说”得多了,语言表达也就精彩了。
“讲”也是检验“读”得好不好的有效办法。许多同学有这样的困惑,我读了许多书,但是要运用的时候就记不起来了。怎么办呢?“讲”就是一个记住读书内容的好办法。读了之后有机会就说,比如把自己读到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讲给同学好友听,把自己读到的有感触的内容与家长分享,把自己读到的有疑惑的内容说给老师听。说到不熟悉的地方,就把书拿来再读一读,这样就容易记住更多内容;把自己想讲给别人听的内容读得熟一点,这样讲起来就能流畅自如;说到不流畅的地方,不妨重新组织语言;发现别人听得不太专注,不妨在“讲”的艺术上下功夫。在“讲”的过程中,不断加工所讲的内容,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更熟练,再到内化于心。私塾时代有一个特有的学习方法叫“复讲”。如何判断一个学生有没有学会?就看学生是不是能够“复讲”,能不能把书上和老师所讲的内容复述出来。如果能够复讲,说明真正学会了;如果不能复讲,就需要继续背书,直到能够自己独立复讲出来。读书的效果如何评价?就看能不能把主要内容讲给别人听。“复讲”在今天仍旧可以借鉴,是一个检查自主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不妨选择一本自己正在阅读的书,把读过的内容“复讲”给别人听,看看这样是不是比此前有更多收获呢?
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对许多问题可能并没有认真思考,而是直接接受了老师、家长、名人的看法。当我们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时,其实智慧就产生了。关于读书方法,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思有“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问”不仅是获得学问的重要方法,也是读书的有效方法。朱熹提出“无疑一有疑—解疑”的读书法,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里所说的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即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问”,既可以有疑而问,也可以无疑而问。“问”既可以是强化重要内容,也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质疑,还可以是对某些内容不明白的疑惑。《弟子规》中就说:“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个“问”,并非一定要问别人,也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问,自己问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问”其实是提醒自己认真深入思考。鲁迅先生特别喜欢“问读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向自己提出问题。拿到一本书,在大体了解书的内容后,就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例如书上写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自己来写会怎样写?带着问题细读全书,边读边问,边问边读,逐渐深入。
除了自己发问,还可以问别人,向方家请教。除了問别人,还可以从这一本书“问”到另一本书,从另一本书上找答案。在问中思考,在问中对话。
学问从“问”中来,读过的书如何成为自己的学问?不妨从“问”开始吧。要肯问、善问,遇到问题先问自己,再问别人。问自己,是督促自己独立深入思考;问别人,从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得启发。问,是对其“然”的深入理解,更是对其“所以然”的深入探究。
例如,阅读《月亮与六便士》时,可以问:题目中的“月亮”与“六便士”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它们之间有何关系?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不是一个“人渣”?阅读《树上的男爵》时,可以问:柯西莫放弃自己安逸优裕的生活,在树上度过自己的一生,从未下过地,现实生活中是否有可能?柯西莫为什么上树?他为什么不下树?“树上”与“地上”对他而言有何不同?
在“问”的过程中,我们要争取从做书的徒弟到做书的朋友,再做书的老师。
“问”其实是提醒自己认真深入思考。鲁迅先生特别喜欢“问读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向自己提出问题。拿到一本书,在大体了解书的内容后,就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例如书上写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自己来写会怎样写?带着问题细读全书,边读边问,边问边读,逐渐深入。
杨绛在《钱钟书手稿集·序》中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这样的读书方法基本上能解决“记不住”的问题。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阅读笔记也有境界。读书笔记的最低境界是圈点勾画,其次是做摘抄,然后是评点批注,再然后是读后感,更高境界是写出独立性、专业化的书评。“写”是“读”的高级阶段,写改变了读书的方法,其中蕴含着思考、感悟。回想一下,在我们阅读过的优秀作文中,是不是有些同学的优秀作文其实就是“读书笔记”呢?优秀的读书笔记不是摘录,不是简单的评价,而是融入了自己思考和领悟的智慧。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就胜过那些寻章摘句、七拼八凑的议论文。
一位同学阅读了仓央嘉措的诗集后,写了一篇近万字的读书论文《不负如来不负卿——论仓央嘉措及其情歌》,序言中他这样写道:
其实,阅读笔记也有境界。读书笔记的最低境界是圈点勾画,其次是做摘抄,然后是評点批注,再然后是读后感,更高境界是写出独立性、专业化的书评。“写”是“读”的高级阶段,写改变了读书的方法,其中蕴含着思考、感悟。
一首诗,一段往事。
一个人,一生传奇。
仓央嘉措。这四个字所蕴舍的情是情非足以迷倒众生。他清氲雅静、爱赏风流,又才华横溢、充满智慧,能洞穿世事轻浮,将一个“爱”字清清透透地握在手心,穿行在人间流转的尘埃里度过了一生。他的爱,是大爱。于是,他生来就注定要成就传奇。
十多年前,从朱哲琴的音乐专辑《央金玛》里流广开来的一首《信徒》,大约是众人印象里最深刻的“仓央嘉措情诗”。它清雅。它俊丽。它婉转婀娜。它朗朗上口。它是浪漫到骨子里的一首诗,令人不能不爱。于是因着它,仓央嘉措的名被广知。其人其事,其内心爱喜亦被人揣测不已。
仓央嘉措是活佛,这就注定了他与旁人不同的智慧。然而六世达赖喇嘛这一尊贵的身份给他带来的更多是束缚。他的情歌反映了厌恶佛法、不守清规、敢于突破佛教罗网的反抗精神,以及对人间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这种反抗精神在藏族民众中产生了共鸣。他的诗作在藏族诗歌中独具一格,富有艺术魅力,脍炙人口,所以四百多年来一直在藏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藏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第一次真正注意到仓央嘉措这个名字,是在前不久。也许过去也曾瞥见,却因缘分未到,被我忽略。那次准备语文课前演讲,讲的是纳兰容若的词作。百无聊赖之际,蓦地发现旁边“相关文档”中有一项“仓央嘉措诗全集”。仓央嘉措?好熟的名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信手点开这条链接。文档做得很精致,开头还配有一幅图,是一个红衣僧人的背影,他面对远处的雪山,似乎在坚定不移地向之行进。滚动鼠标,第一首诗便令我一愣:“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我曾深深迷恋这首《十诫诗》,精致的诗句蕴含着淡淡忧伤与无奈,未料竟是出自仓央嘉措之手。急急往下翻,《问佛》《不负如来不负卿》《见或不见》……这些诗,有的曾经见过,给我留下美的冲击;有的则从未见过,却似神交已久,相见恨晚。
这是要有多少的灵气,多深的感悟,才能写出这般天籁!
稍感惋惜的是,仓央嘉措所遗留下来的诗作都是以藏文的形式记载的,仓央嘉措情诗汉译本虽准确到位,却稍欠美感。七言本极富美感,却无法做到逐字翻译。希望今后可以亲自领会藏文版原汁原味的醇美。
无论如何,我已深深沉醉于仓央嘉措及其情诗所渲染的意境中了。
佛家人心念的,膜拜的,是一个他。人们讲述的,传承的,恋慕的,以及此刻我执念要写的,是另一个他。
把读过的书写出来的过程是艰辛而又快乐的。这位同学在他的“后记”中这样表达他从阅读到完成写作的体会:
一场朝圣之旅的结束
全稿共9498字,历时两个月。
关于信仰,如果没有这趟旅程,我将永远无法体会信仰之深、信仰之纯、信仰之美和信仰之殇。一路走来,对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似乎了解得更深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关于幸福,曾经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然后发现离自己很远。于是夜晚时辗转反侧,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现在的生活过于空白,还是内心过于空虚。过着分明幸福、却笑不出来的生活,是我们要求得太多,还是真的上天给予的太少?
关于爱情,在这个地方的爱情,无论是传说还是曾发生过的故事,都比现实世界任何一种可称为爱情的感情更为纯粹、炙热。在这些象征爱情的故事或是代表爱情的圣地,再冰冷的心,也会不由自主地为之动容。如果世俗的轻薄之爱只会令人崖岸自高,那么这里纯粹而狂热的爱,使人除了自轻自贱之外便无从表达。因为在爱情里,自己是最微不足道的,整个世界都只为一个人而存在。
如果整个世界都不复存在了,那么幸福、信仰,甚至自己,也就无足轻重了。一如仓央嘉措,众神将世界托付给他,他却只想要回自己。“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然而,为不负卿负如来,色拉哲蚌血成河;卿却杳然无音讯,归来已是他人妇;终归是,负了如来负了卿。心字不成书,欲拭不可得。再回首,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只期盼,青海荡余波,了却此残生。
通过这次阅读写作,我不仅对仓央嘉措的生平经历以及情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是对信仰、幸福、爱情有了更多的理解。
就像这位阅读仓央嘉措的同学一样,从阅读到写作,经历一个不断思考、发问、觉悟和表达的过程,也是从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艰难历程。输出使阅读之书成为你自身的血肉。我们常常畏惧写作,那是因为自己缺少写作的酵母和深切的体晤,当从阅读中有了自己的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吐不快,洋洋洒洒数千字,一发而不可收。屈原、曹植、李煜、苏东坡、陆游、李清照、纳兰}生德、鲁迅、张爱玲、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泰戈尔等中外文学大师,尽纳眼底,从他们的个人阅历与作品中找寻文学大师的足迹;老子、汉武帝、曹操、诸葛亮、武则天、诸葛亮、仓央嘉措等先哲圣贤,从他们的思想和作品中寻找影响他们成长的因子。《红楼梦》与《牡丹亭》,欧·亨利与契诃夫,他们有哪些相似与不同?儒家文化、伤痕文学、官场江湖、京剧昆曲、唐诗宋词,在今天是否都可以用新的视角来观照?高中阶段的发问和思考,或许是不成熟的,但是,可贵的稚气和独特的眼光也是思考的良好开始,它也许能丰富你的志趣,也许能影响你今后的阅读习惯,也可能成为你求学路上别样的风景,乃至给未来的人生带来收获。
尝试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视角,用“讲”书、“问”书、“写”书的方式,进行自己的真实研究吧!希望你们用阅读激发思考的兴趣,用写作舒展自己的个性,用作品表现自己的智慧,施展自己的才华,这该是多么幸福的语文学习!
从阅读到写作,经历一个不断思考、发问、觉悟和表达的过程,也是从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艰难历程。输出使阅读之书成为你自身的血肉。我们常常畏惧写作,那是因为自己缺少写作的酵母和深切的体悟,当从阅读中有了自己的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吐不快,洋洋洒洒数干字,一发而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