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哈佛,早出晚归,猛灌咖啡

2019-09-10郭娇

科教新报 2019年21期
关键词:自习室二楼哈佛

郭娇

  进门刷卡之后右转,就是Lamont图书馆内的咖啡店。先排队买杯咖啡,刷校园卡消费就行。在哈佛校园里,供应咖啡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项福利。

  Lamont图书馆咖啡店里有三类座位。第一类靠里,舒服的沙发和安静的角落,是熬夜的学生打盹儿用的;第二类在中间,是围坐在一起的圆桌或沙发,这是供学习小组在一起讨论时用的;第三类靠窗,是我写论文最喜欢的单人沙发,适合个人阅读或写作。

  这种对学生友好的设计,体现在哈佛每一个院系的图书馆里,小到一间自习室的功能,大到整栋楼的布局。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Taubman图书馆二楼的自习室就是一个范本。与其叫作“自习室”,这里更像一个学生共用的学习空间。带有一个开放式厨房,并提供电视、桌游、电钢琴等休闲设备。旁边有一排小会议室,里面配有圆桌。

  这种集学习、讨论、餐饮与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设计思路,也体现在整栋建筑里,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我最熟悉的哈佛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这栋图书馆是一栋四层的灰色建筑,四楼以教授的办公室为主,三楼主要是电脑室与教室,二楼有藏书,还有供博士生完成论文的小房间,一楼是咖啡馆与讨论区,地下是主办会议的多功能厅。

  在写论文期间,我整整一天都可以在Gutman图书馆里度过:先在咖啡馆解决早饭,用自带水杯灌满由星巴克特供的咖啡,一美元可以无限续杯;然后直奔二楼的专用小房间,关上门改论文,午饭时间回咖啡馆,跟约好的小伙伴们边吃边聊,一起策划关于中国教育的会议;下午约好两个硕士生来面谈,他们选了我担任助教的统计课;时间飞逝,很快该吃晚饭了,买个三明治或比萨回到房间,埋头改论文。直到晚上9:45,房间里的灯闪了两次,提醒我离闭馆时间还有15分钟;把改好的论文存档,再打电话叫车回宿舍。

  如果说去本科生喜欢的 Lamont图书馆是我的一次“短途旅行”,去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自习室是我与小伙伴们脑力激荡的一次“周末聚会”,那么在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里每天日以继夜地学習就是我的常态。读博是一份全职工作,尤其是写论文最后的冲刺阶段,几乎就是传说中“007”的生活节奏,每周7天,24小时连轴转,不管身在何处,想的都是论文里面的一个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自习室二楼哈佛
边读研边做副业
付费自习室爆火,“焦虑性充电”有无必要
爬山
付费自习室走红
白钉子
突然爆红的“付费自习室”会是一个新风口吗?
85%哈佛新生反对特朗普
请上二楼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讲堂里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