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文明的理解

2019-09-10杨芷仪

科教新报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大国文物

杨芷仪

  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冯玉祥自北伐之后,日理万机,顾不上剃须,冯夫人很讨厌,但接妻来时,冯刮掉了脸上的大胡须,但唇上仍留有两撇小胡须。一天,冯夫人与丈夫畅谈文明人与野蛮人之别:野蛮人全体多毛,文明愈进毛亦愈少。冯听了,茅塞顿开。次日,唇上胡须不见了踪影。

  我想,这就是显而易见的一种文明吧。

文明,在现代的意思,是良好的文明素养之意。当今时代,文明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曾听过一则传闻:一个大国占领了一个小国,可是并没有花大量的兵力和财力去消灭它,而是派人销毁了该国的文明,没过几天,这个国家就灭亡了。所以,我们不能当亡羊补牢的可怜人,而要当未雨绸缪的智者,我们要力抵死于安乐,尽量生于忧患,我们不是任人拿捏的愚者,而是要认识到文化侵略的重要性。

  不容置疑,文明是指引我們前进的路灯,是时时提醒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的警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我们要以文明为基础,去发展自身。

  凝神思考时,我曾记得有次在上学路上遇见过的一对母女,女孩向母亲哭诉,说她为什么要去背历史那么难的东西,学了又没什么用。当时我心中不以为意,到了现在我恍然大悟,学习历史等非物质文化,可能不能带给我们很大的利益,但这些神秘新奇又充满着精神气的东西,往往会在未来的某一瞬间,你就能读懂它,并且能用心感受它,这些精神文化将会转化为精神文明,终将变成属于你的东西。精神文明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它是一种文化财富。

  就像《中国诗词大会》,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胜利的激情和几千首诗词,它带领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就像《国家宝藏》,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但我们是否又能想到,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恐怕不仅仅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这般简单吧。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华文明必须要融入世界,将这种精神文明转化为保护和发展本国的文明,让自己真正成为文明大国。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大国文物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