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科学的有心人

2019-09-09倪素芬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芳菲尽长恨有心人

倪素芬

公元817年(唐元和十二年)农历四月初九,唐代诗人白居易约了17位友人到庐山大林寺游玩,在寺中住了一晚。他留心到,在平地已经凋谢的桃花,在这里却正开得繁茂。他是个有心人,把他观察到的现象写入《大林寺桃花》这首诗中: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歌给这个道理添上了翅膀,往各地传,往后世传。传到宋代一位少年那里。少年也是一位有心人,读了这首诗,就亲自进山观察。他还把观察写入书中:“如平地三月(开)花者,深山中则四月(开)花。”这位少年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的沈括。他写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这首诗传到明代两个有心人那里,一个是李时珍,他结合自己采草药的经历,把這个道理写入了《本草纲目》;一个是徐霞客,他根据自己旅行的见闻,把这个道理写入了《徐霞客游记》。

这首诗传到了今天,科学家竺可桢用诗中说到的现象,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观察,创立了物候学,就是研究动植物周期性的活动变化与环境、气候的关系。这门学科对国家和人类的贡献都很大。

我们也应该像他们那样,在读书和日常生活中做科学的有心人。

猜你喜欢

芳菲尽长恨有心人
四月节令百草之萱草 谁言四月芳菲尽 萱草葵花觉昨非
揭佳怡: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大林寺桃花
陈靖璇 做传统文化的有心人
做英语学习中的有心人
音乐迪斯尼
相思有尽处 长恨无绝期
长恨双生
提高新闻敏感性要做“四有心人”
天遥地远,长恨鹊桥无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