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来工作法” 让社区和和美美
2019-09-09彭长贵肖昌运
彭长贵 肖昌运
和美社区隶属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8万余人,是成华区外来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纯商住新型社区。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引领作用,探索“八来工作法”,打造出宜居宜业宜商宜旅的新型社区样本,社区获评“2018年度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區”。
组织体系建起来
针对辖区楼盘全为商业住宅小区特点,以6大商品楼盘为基础,建立6个党支部,以楼栋分布特点成立18个党小组,理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院落党小组—楼栋党员骨干工作链条,在大型写字楼、社区综合体、自组织中分别成立楼宇企业联合党支部、入驻项目联合党支部、志愿服务联合党支部,实现“应建必建”,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下沉延伸。
居民自治转起来
刚性落实居委会、议事会、监委会等自治组织以及物业机构、业委会等定期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强化各类组织的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推选30余名党员通过合法程序进入业委会,推动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公司负责人与小区党支部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确保党的意志和主张在基层落地。建立物业与环境管理委员会,制定共商共治机制,搭建物业、业委会与业主沟通平台,及时协调解决矛盾问题。完善社区自治章程、居民会议制度、《居民公约》,健全居民自治组织网络,实现居民自治与社区管理互补互动。
能人贤士找出来
广泛招募具有专业背景、有思想有情怀的能人贤人热心人参与社区共建共治,组建成立社区规划众创组、律师会客厅、专业工作室等,打造多个空置架空层作为居民聚会活动和文化交流的据点,居民自发聚集,商讨社区大小事、携手解决各类难题。探索“服务+孵化”模式,培育孵化东方艺术团、万科老年协会、“妈妈手工作坊”等群众组织36个,策划开展活动140余场,服务覆盖社区90%以上居民,有力推动社区建设,促进居民融合。
居民群众动起来
通过“走出来、串起来、动起来、融起来、乐起来、聚起来”等系列举措,以活动促行动,以行动聚人心。社区Logo“小和”“小美”象征“和和美美”,源自辖区一名大学老师设计,“和美潮生活”社区公众号由几名IT青年自发建立,上线1年推送社区信息2000余条,首届和美社区邻居节,吸引2万多居民参与,和美集市、和美年会、和美嘉年华、和美趣味运动会等板块均由居民自编自创,居民主人翁精神大大激发。
社会组织引进来
打破政府大包大揽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思路,引进社会企业创女时代,搭建“双创”孵化平台,推动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和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先后引进顾连医疗、开心麻花、爱有戏、德艺佳、云上田园等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和其他企业43个,链接优质服务项目24个,集党群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活动、商业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累计策划公益活动130余场,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
区域资源聚起来
建立辖区公共服务资源动态管理清单,与5家单位签订共建共享协议,推动辖区单位向居民开放更多公共活动空间,让居民享受更多红利。以志愿者积分为线,采取商企提供积分、居民以服务换积分、积分换取商家提供的服务或礼品的模式,串联各方需求,构建区域共建“社区合伙人”商企联盟,开启社区共治共享新模式。目前覆盖387家商家企业,400多名志愿者参与,累计兑换积分6900余分。
公益热情燃起来
组建白衣天使、真情相伴、护苗行动等11支各具特色的党员义工队伍,动员5个党组织、70多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和公益岗位40多个,居民自发成立6个志愿服务小组,每天不定时巡逻,及时上报异常情况、调解邻里矛盾,影响和带动3000多名群众自发参与,涌现出“高天义工作室”“遛弯公社文明劝导队”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
社区文化活起来
深入挖掘天府文化、本土文化的历史源流,用文化浸润感染居民,打造以“和美”为核心的社区文化。常年开设绘画摄影、音乐舞蹈、书法国学等培训,定期组织跳蚤市场、图书漂流、“书香和美”等特色活动,积极引入最美川剧、话剧表演、红色演艺等优质资源,常态开展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依托明堂为和美居民量身定制“天府寻美”沉浸式美育课程,向上向善向美的“和美·家”文化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