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明星阵容”的公司,反而活不长?
2019-09-09李刚
李刚
最近为了研究零售企业,我看了很多这个行业的方法论资料,其中有一个叫“购物篮分析”的方向,就是通过分析顾客单次购物的商品,研究他们的购买行为,以此为依据调整商品陈列,策划促销活动。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 “啤酒和尿布”,看起来这两样东西完全没有关系,但是通过“购物篮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年轻父亲下班路上在超市购买啤酒时,顺便买尿布带回家。
“啤酒和尿布”其实只是一个理论假设,但“购物篮分析”确实是超市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过我发现“购物篮分析”的很多方法,用在职场上进行员工的关系分析,也非常有意思。员工会留在一家公司,不但取决于薪资、工作内容等,还跟公司氛围、跟其他同事沟通互动,有很大的关系。
我今天就用“购物篮分析”的方法,看几种类似的员工关系。
关联员工
“购物篮分析”最主要的任务是找关联商品。
关联商品是指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的商品。比如进口黄油、高级葡萄酒和进口奶酪;羊牛肉和火锅调料;牙刷与毛巾;生鱼片、寿司与芥末……所以超市内,同样的商品常常会分成多处陈列,以激起消费者的消费场景联想。
职场上也有很明显的关联员工,最典型的是未婚男女员工的性别平衡。
我以前在的广告公司,同事几乎都是未婚青年,男女比例又基本平衡,因为公司支持办公室恋情,所以不到百人的规模,六七年间成就了十几对小夫妻,同时也让公司的人员流失率低于其他广告公司。
公司曾为了开发一个互联网项目,招聘了一个几乎都是男生的程序员团队,项目并不成功,但这个团队却很稳定,正是因为公司的性别结构比一般的IT公司更容易解决婚姻大事。
职场上更重要的关联员工,是主力员工和其他辅助员工的关联。
沃尔玛把所有的商品分为主力商品和关联、辅助商品,虽然主力商品占了75%的销售额,但关联、辅助商品的品种却占了80%——神奇的“二八原则”。
由此看来,虽然超市里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属于关联商品和辅助商品,但其存在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促进主力商品的销售;而主力商品卖得好,就可以补贴关联、辅助商品,保证它们可以活下来。
一家卓越的公司,本质上是因为有一批主力员工,按照“二八原则”,他们可能提供了八成的贡献,但人数却不足两成。
其他员工为主力员工承担了大部分事务性工作,让他们有时间去完成企业的关键任务,所以,主力员工实际上是在用一部分薪资对其他员工进行“补贴”。
另外还有一种“关联”,类似于“免费玩家”与“人民币玩家”的关系,主力员工收割低级员工的崇拜,并向其支付“薪水补贴”。
这种关联员工是一家公司最基本的生态,任何公司都无法也没有必要去支持“全明星阵容”。
互斥员工
关联商品不但有正相关,还有负相关的,被称为“互斥商品”。
典型的互斥商品是有竞争关系的商品,买了可口可乐就不会再买百事可乐;买了光明的莫斯利安,就没必要再买伊利的安慕希。
互斥商品对超市的意义有时比关联商品还大,因为它代表了不同消费者的偏好,因此必须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货架上,以满足消费者的选择权。
很多品牌希望用加大返利的方式让超市只卖自己的品牌,但这种伤害消费者选择权的做法,反而会导致客户流失。
职场中的互斥员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说关联员工的作用是让企业合作关系更密切,团队感更强,那么互斥员工的作用刚好相反。
互斥员工有两类,一种是竞争关系很明确的员工,可以增加企业的内部竞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鲇鱼效应”;另一种是性格理念冲突比较大的员工,相互看不惯。
我见过很多公司,员工经过多年的企业文化洗礼,往往表现出高度一致的行为风格。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不但会使企业的经营平庸化,风格高度统一的讨论,缺乏反对意见的洗礼,还很容易让企业对“灰犀牛”问题视而不见。
互斥员工带来的不同风格的碰撞与冲突,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工作风格。
一般而言,互斥商品之间的竞争可以让消费者和超市渔翁得利,但竞争过度也会适得其反,很多品牌促销员在销售指标的压力下,常常会相互诋毁,最终双双失去消费者信任。
对于超市而言,互斥商品不是越多越好,在2~5种之内最佳,超过了反而激发消费者的“选择恐惧症”。
一家公司互斥员工的过度竞争,同样伤害企业的竞争力。最典型的是“末位淘汰”,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下,员工工作压力大,自私自利,甚至不惜损害公司利益。
孤立员工
超市里,除了关联商品和互斥商品,还有一些孤立商品,比如电器、烟草、高档酒、药品、保健品。
消费者购买它们的目的性很强,来了就买,买了就走。无论你把它们放在哪儿,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关联销售;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消费者会放弃购买,而不是寻找替代品。
超市可以忍受它们“孤僻的性格”,完全是看在它们高价或高毛利的面子上。而且,超市还是会想尽办法让它们和别的商品互联,最常见的是在购买动线上,把这一类商品“藏”得很深,让消费者不得不经过其他商品区。
很多企业也有孤立员工,最典型的是企业为进入新领域而组建的新团队,比如我前面说过的那个广告公司里的项目开发团队,和原有业务完全无关,因此很少在工作流程上跟其他员工打交道。
这种同一个屋檐下的“神秘部队”,对所有人而言都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公司应该设法打破这种隔阂,比如调整办公室区域,加强不同部门员工的交流;也可以开专业分享会,交流彼此专业内的知识,同时也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谓“不合格”的员工
人气很旺的超市里,总有一些很多看上去不会有人买的商品,其实也有它存在的必然性。
超市里有一种低端食品,毛利低,动销也不好,自然被淘汰了。可被淘汰后,超市发现有一些之前卖得很好的低端食品也渐渐卖不动了,再通过会员系统进行“购物车分析”,发现有些该商品的常客不来了,说明这种淘汰的商品,恰恰是之前吸引他们的原因。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现在一些销售不高的高端商品上,它们也是一些高端消费者来购买的理由,一旦被淘汰,会“连累”其他卖得好的商品。
所以很多国外超市在清理商品种类时,都要计算该商品的“购物车系数”,分析该商品在关联商品中的关联地位。
同样,很多发展很稳定的企业,表面上看,有很多“能力不合格”的人,其实都有他们存在的合理性。
最典型的是那种在企业里待了很久的老员工,虽然能力有限,长期停留在底层职位上,但他们熟悉公司文化、管理风格和业务流程。他们是新人融入公司的润滑剂,也常常作为主力员工之间发生矛盾,以及主力员工与公司发生利益冲突时的缓冲地带。
但这一类“关联”作用是非常隐形的,公司换了一个新领导进行人事调整之后,很容易“误伤”这类员工,最终导致企业文化被破坏,公司员工的长期平衡状态被打破。更可惜的是,由于缺乏定量的分析,管理者永远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
员工生态
走进一家超市,琳琅的商品扑面而来。看上去除了简单的大类,它的陈列并没有什么规律,甚至有点乱糟糟的。
实际上,所有的商品都有其独特的性格,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或关联或排斥的作用,再加上要平衡超市、经销商、品牌商、员工、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利益,他们最终所處的位置都是经过长期的博弈之后取得的平衡。
写了这些,你也许会更容易理解一家公司的员工布局,绝不仅仅是名片上的职位,也不是人事履历上的一些选项,更不是KPI考核表上的数字,他们的位置,因为能力经验的不同,因为利益诉求的不同,更因为性格上的差异,而始终进行着动态的博弈。
好的公司最终会形成一个平衡的、稳定的、有发展空间的“生态结构”,某些关键节点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管理者都应该认识并且尊重这个现有的生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