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垃圾分类这场“持久战”
2019-09-0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今年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曾受到过“垃圾围城”的困扰?您是怎样践行环保生态理念的?身为党员干部,您又是如何以身作则,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
垃圾分类,事关我们的环境和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垃圾正逐年增长,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作为一名退休党员要大力支持这项政策,从我做起,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树立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理念,本着对社会、对明天负责的精神,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家园,带动家人和周边的人大力宣传、积极参与,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和文明风尚,携手共创洁净美好家园,造福社会,争做文明市民。
——贺德强(辽宁省大连市)
垃圾分类,是对人们长期生活习惯的一次改变,所以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且需要全民参战。我们要以水滴石穿的毅力,联合学校、单位、社区等,对学生、在职人员和居家人员等各个群体、各个年龄段的人加强宣传。使大家在思想上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大家知道每个人举手之劳的分拣,可以为后续处理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这既是利己利人的善举,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朱慧欣(辽宁省铁岭市)
生活垃圾分类正当行,这不仅是一项文明行动,更是关乎每个人生活质量的工作。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急不得;垃圾分类的行动,你我他都是主要参与者,假不得;长效机制的建立,需以家庭、社区为基础,政绩形象工程要不得!从垃圾分类常识的学习到主动践行、点滴养成,持久战号角已吹响,从每个人以身作则、主动踏出第一步开始。
——王正义(辽宁省大连市)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我首先要做垃圾分类的战斗员——从自身改变观念做起,接受并习惯这种新的垃圾分类模式;其次要做垃圾分类的督导员——亲手指导大家正确投放垃圾,为垃圾分类“代言”;三是做垃圾分类的宣讲员——向大家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相关知识,增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
——王飞(辽宁省铁岭市)
为了推行垃圾分类,我们学校专门举办了“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的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讲解了垃圾分类标准及处理流程。通过活动,增强了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使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校师生自觉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意识,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李明(辽宁省朝阳市)
垃圾分类关乎我们的生存环境,既是利国利民的长远大计,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日本受国土面积的制约,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每个公民都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从自己做起,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风尚。虽然我所处的城市还没有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为了保护环境,应提早进入学习状态,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上改变,一年接着一年坚持,一代接着一代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水碧天蓝的目标。
——刘刚(辽宁省本溪市)
几天前,老家村民小组刚刚雇铲车、三轮车把河边堆积多年的垃圾堆清理干净,几天后,村民陆续又开始往河边倒垃圾。这说明村民主观上的环保意识就不强,更达不到“垃圾分类”的要求。所以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应从零开始,从基础设施着手,党员和基层干部尤其要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使环保工作有效开展。
——陆宝华(辽宁省凌源市)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务必打赢这场硬仗:首先,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和践行,在全社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次,政府要建章立制,例如奖惩机制、约束机制等,努力形成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再次,媒体要树立标杆和典型,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工作落实;最后,将该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指挥棒”推进工作落地。
——马兆耀(辽宁省朝阳市)
我所在的中学号召全体学生:垃圾分类要从我做起,养成环保习惯。一方面,邀請有关专家针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专业培训,使大家了解相关技能;另一方面,推行积分兑换制,激励大家积极性,为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同学准备一些小奖品。学校的这些做法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也能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带动家长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马嘉恩(辽宁省大连市)
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我所在的小区注重发挥党员、退休干部、小区老住户和志愿者的积极性,组成“垃圾分类宣讲服务监督”小队。小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以来,队员们主动承担起了垃圾分类移动宣传、义务监督和蹲点指导等工作。在队员的感染和带动下,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效果良好。
——董雨琴(辽宁省朝阳市)
农村生活垃圾中,可堆肥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比重较大。处理好它,既能实现垃圾从源头上减量,又能产生有机肥,降低种植成本,发展绿色农业。我所在的镇在辖区每个村都建立了一个阳光堆肥房,成立合作社,社员把堆肥产生的有机肥料送至自己家田里或者卖给绿色蔬菜基地,实现了变生活垃圾为生产资料的产业链,效果良好。
——李永刚(山东省淄博市)
分享一个比较好的经验。我所在的村注重鼓励村民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在每户门口安放一个可分类的垃圾桶,安排专业保洁员每天进行定期清理。垃圾桶上贴有二维码,保洁员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记录每户产生垃圾的重量和分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评分。每个季度定期为表现好的村民发放洗衣液、卫生纸等生活用品作为奖励。我想这样一个小小的创新,会使全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蔚然成风。
——秦中亮(辽宁省沈阳市)
垃圾分类工作,难点在农村,因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面临垃圾回收设施不集中、清运成本更高、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但是做好这项工作,农村更有抓手,因为农村是“熟人社会”,村民对荣誉和奖励更加敏感。因此,镇村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在奖励机制上下功夫,变农村垃圾分类“推着走”为“主动干”,比如开展“垃圾分类好媳妇”评比,检查村民垃圾分类情况,并依据得分给予一定奖励等,都是好办法。
——满桂堂(辽宁省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