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歇一歇嗓子
2019-09-09杨静
杨静
年轻漂亮的王老师在踏上教师工作岗位20天后失声了,那些略有经验的老教师也在开学一个月后集体哑了嗓子。“嗓子哑了”,成为一年级教师的特有“标签”。痛定思痛,一年级教师决心开始一场“为金嗓子而战”的革命。
等一等,让课堂静一静
一年级的课堂最热闹,小手林立,小嘴叽喳。面对这样的情景,一年级教师也见不得一刻的冷场,快速应对的课堂节奏甚至容不下一个“休止符”,以至于口干舌燥,声嘶力竭。可是,这样的课堂上有多少学生是在重复自己学过的知识,又有多少学生成了应声虫,难道他们不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吗?于永正老师曾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我不喜欢问题一提出来就举手的人,喜欢那些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于老师朴实的话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习惯于你问我答的形式,缺乏深入思考的训练,思维品质怎能得到提高呢?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执教《番茄太阳》一课时,让学生围绕“‘番茄太阳为什么加引号”的问题自读课文。有的学生很快举起手来,于老师说:“不举手。做好记号,会思考的同学,我都发现了,眼睛盯着那几处加引号的地方。”此时,举手的学生放下手,再次拿起笔,做起批注,深度学习由此展开。
学习是一个反刍的过程,只有慢慢咀嚼的人才能深度理解,实现能动学习。只有教师等一等,学生才能慢一慢。而一年级学生则更需要教师等一等,给出思考的时间,特别是对“零起点”的学生,回答问题前先思考,思考之后组织好语言,努力把话说完整、说清楚。教师多等一等学生,让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讲”;教师多歇一歇嗓子,课堂就多了一份安静,学生也多了一份真正的学习。
身体说话,让思维动起来
教师习惯了说话,却忽略了非言语行为的交流,表情、姿态、手势何尝不是一种与学生对话的形式。学生习惯于用耳朵听,就不会用眼睛看。殊不知,有声语言只能刺激学生的左脑发展,但身体语言能够激活视觉器官,开发学生的右脑。于永正老师执教古诗《草》时,一个学生说:“草原上的草根本无边。”于老师说:“把‘根本去掉,换一换,换成什么好?看我做一做。”随后,他身体向后一侧,眯着眼睛做出极目远眺的样子,同时把手伸向远方。学生看着老师的动作理解了“一望无边”。于老师用姿态、目光、手势活灵活现地把一望无边的草原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词语。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年级的升高,上课不听讲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这与低年级教师忽视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训练有很大关系。非言语行为,是一项可以经过课堂训练得以发展的学习技能,低年级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落实。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非语言行为时,表情、动作要与教学情境、课堂氛围协调统一。当学生安静思考时,教师不要随意走动;当学生热烈讨论、畅所欲言时,教师不要轻易摇头。
活动引领,不做唠叨的讲师
一年级教师喜欢唠唠叨叨,这是一种错误的角色定位:以为自己不反复讲,学生就什么都学不会。其实不然。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说:“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体验最多、收获最丰富的一种形式,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归根结底,教师是导师,不是讲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讲授法所传递的信息是很有限的,能讲出来的东西,学生可以运用各种方式获得。因此,一年级教师需要寻找一种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自己。
例如在上学期的复习阶段,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尝试让学生自主复习生字,以结构简单的思维导图为工具,自主梳理一册书的生字。学生有的按照字的结构,有的按照字的偏旁,还有的按照造字法进行分类、梳理。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更是多样,鱼骨图、树形图、山形图以及表格,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方式组织知识,把碎片化的知识变成结构化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整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提升。一张自主学习单,省略了教师多少的解释说明,留给了学生多少自主学习的时间。
你看,让活动代替教师的讲授,连低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实现自主学习,高年级的学生又怎么会做不到呢?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用任务引领学生学习,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只有更加自主,学生才能更加快乐。
大多数教师在失声后,仍然坚持上班,用实物投影、纸条、手势与学生“说话”,没耽误一节课。学生悄悄送上了含片,家长教育孩子别惹老师生气。这些细节固然感人,可教师仅凭一腔热血与埋头苦干是不行的,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的思想与充沛的智慧!“嗓子哑了”,这一普遍事件的背后传递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之态,霸占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少说话,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定位,从课堂教学的主讲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佐藤学教授说:“借助心心相印的交流,在交响的课堂上形成相互倾听关系的润泽的氛圍。”
是的,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江苏省徐州市第34中附属小学 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