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下的交通剩余空间再利用研究

2019-09-09刘剑凡秦雯雯相云鹏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3期
关键词:现代主义人文景观

刘剑凡 秦雯雯 相云鹏

摘 要:随着代表贵族集权的装饰主义的衰退,服务于大众的实用性建筑发展起来。在现代主义影响下,“装饰就是罪恶”的思想理念对城市及建筑产生巨大影响,包括城市交通建筑。这对于现代城市的推动作用很大,但在当今的设计思路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不仅对交通本身也对整个城市和社会产生影响。“如何将交通剩余空间改造并利用”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交通剩余空间;现代主义;人文;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3-0112-02

0 引言

所谓城市剩余空间,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没有被利用的设施剩余土地,这些空间没有被合理的规划,不免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其主要形式有城市建筑规划红线之外的剩余地块、被高架路等交通道路分割形成的土地、因原有用途改变而废弃的土地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其中的交通道路剩余用地。

城市人口数量多,建筑面积大,交通紧张,大量高架桥、立交桥等交通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多。高架桥的出现和推广为城市快速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进程历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反映了城市日益拥挤的现状,也是整个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的流动变化-从二维平面空间转向三维立体空间的标志。但高架桥的出现让原本完整的城市结构被撕裂,这种被动的改变也让城市的交流诟病日益严重,城市文化环境遭到破坏,许多剩余空间中出现的大量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也亟待解决。

这些交通形式的不断壮大、体系形成,逐渐成为速度与效率的标志。但在整个城市进化过程中,这些看似积极的部分也存在大量问题,若想利用这些交通剩余空间需要改造的部分较多,一般改造中会在桥下种植本土植物做遮挡和维护,这种做法对内部空间算是一种保护形式,但过于单调,也对内部空间光环境造成影响,灰暗的色调也是让普通大众远之的原因之一。

交通设施在社会发展要求下,不仅要满足交通需求,更是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服务城市公共活动,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通过设计手段将撕裂的空间重新组合织补起来,引入人的生活活动到此类剩余空间中来,才能唤起城市活力。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是需要考虑的主要设计方面。立体交通高架空间是一种高效空间,车辆总是匆匆而过,相较而言,高架下空间为市民服务就是“慢空间”的一种,完善城市的公共性和服务性。

以路易斯.沙利文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认为形式应该追随功能,不能为装饰而装饰,认为装饰就是罪恶。城市高架交通的出现便是时代社会规律的必然,路网系统的工业化形式和直接造型也是现代化建筑思想影响的延伸。

1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

功能第一、技术至上。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市场革命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多样的发展,由此对建筑提出了多样化的功能要求。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性和效率性,重功能轻形式。使用工业建筑材料,改变建筑的基本结构及建造方法。

理性主义和机器美学。强调设计是一个技术性、可量化的过程。使用大规模工业标准化材料,标准化生产。认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精英主义和大众精神。强调民主化,为大众服务。

普世主义。现代建筑按照技术理性、规则、程序,使用工业材料和工程结构来实施,这样的建筑显然排除了民族性、地方性、人文性和情感性,在这方面需要整体的环境设计手段来补充,使整个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化,改变现在城市空间碎片、分裂、不系统的现状。

这是建筑历史发展的进步,工厂化的建筑结构使效率更高,建造建筑的周期缩短,建筑标准统一,更利于统一量化管理。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所有城市建筑千篇一律,人文特色、情感特色逐渐减少。

我國建筑在此方面已经开始转变,逐渐注意到城市设计过程中更需要将注重地域文化和文脉的结合。作为城市的“血管”,交通空间中还存在大量问题,仍以简单绿化形式作为主要装饰手段,道路规划中,绿化只占一个部分,其余更多的是组织结构及功能布局,也是整个城市文化气氛的展示。对此,笔者认为应结合当地地域特色文化将整个空间形式加以改造,塑造一个文化与商业协调共生的社会环境。

2 案例

位于荷兰A8高速立交桥下的案例(见图1),是一个长期废弃的空间,经过改造,将这个废弃空间转变成了供行人休闲、购物、娱乐的公园,将城市空间整合,让高速度空间与慢空间组合利用。

布法罗河口长廊(见图2)位于美国休斯敦市,以高架桥的形式横跨河道与周边道路区域,也是对西部混乱道路的整合连接。它为休斯敦市增加了23英亩的面积,为休斯敦市中心提供给了一个突出的入口。

高架穿过的Buffalo Bayou河道原本污染严重,是一个堆满碎片、垃圾、淤泥的河道,地形也颇为独特,为保护地形,利用其特别之处,设计规划后,利用地势与特殊自然景观成功将其改造为一个为市民提供了交通、休闲、聚会的场所。

国外越来越重视对交通剩余空间的利用和维护,使其对整个城市都能够形成良性的影响作用。在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下形成的设计思想,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方便性和经济性,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其所用材料也大都是工厂化生产的水泥、玻璃、钢材结构等,是理性的设计,且都注意为大众提供服务。但其与现代主义特点并不完全一致,在文化处理上更受到地域文化和周边环境影响。从这些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高架路的桥底如果被合理的利用,还是可以产生相当大的价值的。

3 国内现状

济南燕山立交高架环线是济南高架交通的一个枢纽,周边高楼林立,是济南速度和经济的代名词。

该立交桥下有一个小型景观广场,设计手法用的是简约中式,小桥流水的形式过于秀气,若是融入自然景观元素,大体块坚硬的石块造型形成的城市景观点一定与车来车往的交通现状更为自然和和谐。小溪的形态柔软缓和,与交通空间矛盾。燕山立交桥(见图3)下的空间两侧同样是道路,在此处设置小型公园并不合理,行人一般不会到这里休闲,一是因为车流量大、交通不便,没有专门设置人行通道通往这块广场;另是因为污染严重,噪声大。现状中公园四周的植物叶面上都有积灰现象。在省会城市中的标志性交通枢纽,济南的文化风貌、泉水文化等也没有体现。

应该在城市交流、路网建设的基础上深化设计,结合多学科,将交通剩余空间在美感和舒适基础上建立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与自然与社会共生的空间。

对于燕山立交桥下空间的改造,笔者有几点设想:

(1)做绿色交通循环系统,例如车辆换乘系统:燕山立交桥下是公交车、城东区私家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多种形式车辆经过的道路,也是城东区与市中区连接的枢纽,许多在市中工作的市民会选择在城东区居住。济南东西城区交通摆渡现象明显,燕山立交东西双向拥堵的日趋严重,此处设置为摆渡式的换乘站点,能够服务包括公交车在内的机动车、以及自行车主。这对于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减少热岛效应和核心区的污染具有决定性作用。

(2)改造现有公园,改封闭式为开放式,让更多人到高架桥下休闲:现存的公园形式,市民已经熟悉,只改其中的造型形式不改变空间用途,对市民生活方式影响不大,也易于接受。但也要解决行人与车道冲突的结构,增设红绿灯等安全设施。到此处休闲的人少,主要原因是安全隐患较大,通往高架桥下空間的来往车辆多。植物的积灰问题也有待解决,是否需要半空间围合的阻隔?是否会对桥下空气流通造成阻挡?桥下压抑灰暗的感受如何解决等这都是需要继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3)做工厂化的绿色净化系统(见图4),增加景观装置,打造“城市之肺”:工厂化的生产方式,让原本不可能的结构和装置变成了可能,在交通枢纽等城市关键点上加以绿色的利用和设计,使之成为能够不断复制生成的城市“绿色之肺”,对整个城市生活空气的净化作用巨大。利用轻便的塑料铁丝等材料,做成种植网,在立交桥架上做垂直空间的绿化结构和水循环结构,在产生交通污染最多的地点进行清洗和循环,小的循环通过城市交通网形成大的循环网。

这个小型的装置系统,作为绿色系统的单体结构进行工厂化生产,管道与框架都是标准化产品,只要组装就能完整组合,与地域性植物搭配成为一整个单体结构,重复出现在城市里组成“绿色之肺”。

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历史的脚步总是向前走的,现代主义所注重的功能性社会需要,人文主义和地域主义的特色也同样需要。在济南燕山立交桥改造中,也可以学习国外案例,空间合理划分利用,又将泉城文化、波普文化等运用在设计中。

这个课题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要求我们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理解结合实际来实现和完成,对于城市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现代主义人文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人文绍兴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人文社科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