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工人,由1%到99%的认知路
2019-09-09尚尚
尚尚
越來越多的年轻人进入社会时,毫不犹豫地把“当工人”列为最后的职业选项。
2007年,面向4000户上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的结果显示,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成为最受追捧的就业意向。
9年以后,令人忧虑的状况依然存在。
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一线工人代表李斌在上海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披露了一组新的调查数据——
针对17个省市、41家企业的2577名职工调查发现,6.07%的受访者认为产业工人在当下享有较高社会地位,61.62%的受访者认为地位不高,32.31%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地位,只有1%的人不介意当工人。
相隔9年的两次调查,在“当工人”的态度调查中,竟然是丝毫不差的1%。
公众对工人这一职业有如此认知、做出如此选择其实也不难理解。《中国青年报》直言“99%的人不愿意当工人,这是现实教育他们得出的结论”,与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偏低直接相关。
其实,工人也曾经辉煌过。
还记得八级工吗?1956年,按照生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企业里工人的工资被分为8个等级。不同的是,有些技术比较简单的工种,最高工作只能到四级或五级。只有那些需要复杂技术的工种,最高的工资才可以评定为八级。
由此开始,可以拿到八级工资的工人,就被称为八级工。以当时的采油工人为例,一级工资标准为31元至43.2元,八级工资标准则是104.56元至131.76元。那个年代月收入过百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用季羡林的回忆录做参照——“当年吃一次莫斯科餐厅,约为1.5至2元,菜汤俱全,有黄油面包,还有一杯啤酒”。
最让人羡慕的当然还是八级工的“江湖”地位。“知乎”网友曾留言说,六级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八级工简直就是扫地僧一样的存在。今年62岁的余晓群是中国著名的出版人,八级工一直是他最崇拜的人:“老师傅们技术一流,别人解决不了的事情,他们往往能手到病除。所以晚辈见到大工匠,都会恭恭敬敬,连厂长、车间主任也会敬他们三分。”
岁月流逝,八级工的概念早已成为过去,如今工人面对的,是收入分配与社会地位的严重失衡。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李滨生在《人民政协报》发文称:“目前,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达48.8%,有21.1%的职工2014年以来没有涨过工资,技术工人工资总体偏低且增长缓慢。”
曾看过一则关于大国工匠的收入故事:某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追问一位大国工匠的收入,现场官员脱口而出“年薪30万”。官员并未说错,因为在呈报上来的材料里写着,已经为这位大国工匠提高了收入待遇。可官员不知道的是,这项政策始终都只停留在纸面上。直到这次新闻发布会后,才倒逼企业落实了年薪30万元的规定。
大国工匠尚且如此,中下层普通技术工人又待如何?
工作环境脏乱差、工资待遇无保障、素质不高、技能较低……技术工人的生存现状一次次刷新着社会大众对工人的认知和态度,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减少。一方面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不愿做工人,另一方面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外逃”,向第三产业不断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目前,中国正值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专业性、职业化的产业工人的支撑。因此必须尽快提升产业工人地位,扭转社会对工人的刻板印象。
2017年2月6日,中央深改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这一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组长李玉赋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了25条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李玉赋强调,要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毫无疑问,《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提高中国技术工人待遇的政府决策呼之欲出。2018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出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这份意见第一次把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上升到全局高度,明确提出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阎京华则表示,加强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依法维护技术工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中国工会的职责所在。在实施工资激励计划、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的通道等方面,中国工会将通过职代会、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等方式发挥监督作用,确保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落到实处。
“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中国工人的春天已经来临。
可以想见的是,我们眷恋的八级大工匠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在中国制造的流水线上。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将成为社会新风尚,公众的新认知,“爱上工人”或许将成为99%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