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课堂之王老师和他的“老学生”
2019-09-09王益民老师
王益民老师
大年初五,安徽省南陵县华林初中的九(1)班教室里有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40岁左右,有企业老总,有公务员,有教师,有普通职员。他们集中在这儿,聆听了自己初中语文老师的一节课——《背影》。他们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了自己少年时的影子和当初的懵懂。
我就是那位上课的语文老师。25年过去,当初的孩子们都为人父母了。
“上课!”
“起立!”不知谁在班长缺席,无人喊“起立”的情况下迅速补上。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这样的问候大概是最统一的,无需排练,无需提醒,一声“上课”,自然而然。
“关于《背影》,你还记得哪些?”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集中在“买橘子”的细节上。看来我当初也是这样教的,只是他们忘记了那几个尤为感人的动词。
“‘买橘子为什么就被作者朱自清记住了呢?”和25年前一样,这个问题把“老学生”们难住了,我一一讲解起来。当他们听说作者的父亲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还是买了橘子,可以给儿子一路解渴,还因为橘子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的时候,他们惊讶了,纷纷点头。有个女生开始抹眼泪。“然而,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话锋一转,他们个个睁大了眼睛,等待昔日的老师揭开谜底。“1917年浦口送别前,作者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僵持着,为了反抗父親,作者改了名,把象征着辈分的‘华字改成‘清字!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父亲亲自送‘我,并给‘我买了橘子。”已变成父亲母亲的“老学生”们一阵唏嘘!
“关于作者你还有哪些记忆?”“关于王老师二十几年前的《背影》一课,你又有哪些记忆?”两个过渡性问题结束后,我们开始欣赏几个片段。
这时候,有四个同学迟到了,进来后,班级里几个“调皮”的学生提议要“罚站”。我知道,当年学生迟到是要罚站的,对于不能拿出正当理由的,还要“打手心”。“打板子!”同学们一阵哄笑。
一个小时就这样静静地流过,如同二十几年的光阴,倏忽间成了过去。我手捧学生们献给我的花,与他们留下这最珍贵的合照。
课后,章高松同学发来感言:“毕业25年后,第一次重回学校,学校已经比以前好多了,面积扩大了一倍多,校名也改了。感谢王老师25年后再给我们上课!现在我们已经为人夫、为人父,《背影》给我们的感受是要在有生之年好好对待父母,常回家看看。”
再次回到我工作的第一所学校,与当初的孩子们一起重温经典,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新的感悟。相信孩子们和他们的孩子们,也有同样的感觉吧?
也许很多人都在心里嘀咕:“毕业以后,老师有了新学生,就会把我忘了吧?”看到王老师深情的感悟和温馨的课堂,老叔也想马上打电话给自己的老师,告诉他,我想他了!
晒出来!“我家的70年”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你在学生时代都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课堂记忆?晒晒“我家的70年”,来聊一聊学生时代“我”与老师、同学的那些趣事吧!
走过路过,征稿不要错过!“我家的70年”征稿活动火热进行中。扫描二维码,了解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