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世界史坐标下重建中国史的常识

2019-09-09林子夏

出版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葛剑雄世界史中国史

林子夏

这几年,知识付费风起云涌,张宏杰的《简读中国史》就是这样一本音频付费课程的文字版,写法自然遵循相关产品的一般规律,比如以问题意识串联篇章、结论条分缕析,案例丰富多元、语言简洁明了等等。不过现今市面上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数不胜数,这本《简读中国史》的特色和卖点在哪里呢?

张宏杰曾经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和秦晖,在书中大量引用了两位老师的观点和见解,也继承了他们对于中国传统的批判精神。例如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周秦之变”,张宏杰基本沿用了秦晖多年前在《传统十论》中的论断,即从小共同体变成大共同体。秦始皇之后,中国的政治组织形式为之一变,皇帝权力可以直达社会底层,国家的税收和动员能力都大大增强。

在讲述“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大起大落”时,张宏杰引述葛剑雄主编的六卷本《中国人口史》的研究成果,用数据表明,秦朝以后全国人口数量会随着历史上的治乱循环而大幅度增减。其中最惨的就是四川省,明清易代时发生了“张献忠屠蜀”,再加上饥荒、瘟疫等原因,人口数量从崇祯三年(1630年)的735万锐减到清初的50万,这就意味着,整个四川在这个时期内有超过90%的人口死亡。

《简读中国史》的第二个特色在于史识分析,而非史实叙述。“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然而,并不是记性好的人就能生活得很好,因为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同义词。”张宏杰在序言中的这句话其实就暗示了史实与史识的区分。历史事实无非就是时间、地点、人物的组合,在史料中的呈现相对稳定,而历史见识则因人而异,面对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作出完全不同的解读。

第三,随着近年出版市场上世界史读物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更广阔的世界眼光思考问题,张宏杰这本书也顺应潮流,将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背景下考察,加以比较,从而总结归纳出中国史自身的规律与特质,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接着上述中国历史人口变化的问题,为说明夏、商、周三代“封建制”下人口变化趋势是持续增长的,张宏杰对照了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的西欧人口变化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两千年间西欧唯有在公元200年?600年、1300年?1400年才出现了人口下降,前一次是因为罗马帝国的衰落、灭亡,后一次是由黑死病导致,在其余时间里,西欧人口都保持着稳定增长。欧洲中世纪虽然同样充满战争与动荡,但欧洲历史上的人口变化没有像中国那样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这就从另一方面说明,秦以后从“封建制”转向“郡县制”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整齐划一的一元化结构,集中力量办大事,王朝周期性崩溃,是张宏杰在世界史的坐标下给中国历史总结出的三个显著特点。近代以后,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得不将自身置于世界中去审视,比如如何解释近代以来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其实就与城市的卫生文明进步相关,而这种进步又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后果之一。工业革命中的动力革命解决了流体物质提升问题,自来水系统和抽水马桶才得以在西方普及,然后伴随西方人在中国的活動而被逐渐引入。

最后想要提醒读者的是,《简读中国史》毕竟是一本普及读物,张宏杰在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都直接给出了答案和结论,缺乏严密的论证过程,而且知识点细碎零散,倘若读者之前对中国通史没有系统基础掌握的话,读起来效果不一定会好。当然这些不足可能也是目前所有知识付费产品的通病。

猜你喜欢

葛剑雄世界史中国史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7卷10册)出版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葛剑雄 学界“大炮”葛剑雄
最好的纪念
美国学者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史——浅析英文版《世界史》第一卷至1800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