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跨越偏见的艺术
2019-09-09李阳
李阳
无论文身在哪里依然是属于小部分人群的文化,所有喜爱这种文化的人,都在努力将其推上艺术的殿堂。
2005年,美国福克斯电视网拍的一部《越狱》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追捧。观众津津乐道于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与紧张刺激的叙事节奏,而八国混血的男主角帅气逼人的外形与沉稳忧郁的气质也着实令人入迷。除此之外,相信不少人都对他实施越狱计划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印象深刻,那就是出身建筑工程师的他把整个监狱的地图文在了自己的身上。故事的推进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他通过一枚放大镜读取自己在身上记录的文身信息,所以当他因为意外不小心烧掉一块皮肤时,肯定让不少观众都捏了一把汗。
或许有人会觉得诧异:这种明显不合法的事,现实中怎么会有人做得成功呢?但剧情的安排也并非完全不合理,除了要做好文身师的工作,男主角对这幅地图的描绘可以说别出心裁。表面上,这不过是一幅宗教意味浓厚的画面,但只有深入线条之中才有机会看出端倪。所以,尽管常常招致异样的眼光并承受非议,从古至今从不乏有人喜爱文身,并勇敢把自己的身体当白纸或画布,在其上创作。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文身是真正意义上同人类关系最亲密的艺术作品。人类同这种特殊艺术活动的互动历史也在欧洲留下了不同的标记。
只有野蛮人才文身?
虽然近期埃及盖博拉发现了两具带有文身的木乃伊,时间更加久远,但在此之前,有据可查的第一个文身人士来自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冰川,是一具距今5300年前的天然木乃伊,也被称为“冰人奥茨”。文身对远古时代的欧洲人似乎是一件日常且正常的艺术,兼具医疗作用。但当标志文明与野蛮分野的古典希腊-罗马时期拉开大幕后,人们对文身的认识开始有了变化。希罗多德、普鲁塔克、柏拉图、塞涅卡等大人物都提到过文身,但他们却并不推崇这种艺术,“因为这使他们想起野人。”
这种把文身和野蛮联系在一起的主张并不陌生。或许正是古希腊-罗马自诩高明的文人哲士让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他们眼中的蛮族邻居们的确相当热爱文身。凯尔特人、高卢人、盖尔人都是文身的个中高手。动物、植物、天文、几何……只要是当时人们能想到的,他们都乐意穿戴在皮肤上。手臂上成组出现的箭头符号,指向手指,或许寓意血液的流动,又或是对勇士的鼓励,让他们在拿剑时鼓起勇气;脸上刻着的一枚X形状的符号,则有可能是一种装饰,或者宗教信仰的表达。
为了区别于这种低俗的用于装饰用途的文身符号,希腊人学会了文身的另一个妙用,那就是在奴隶和罪犯身上做标记,好让他们在逃跑的时候便于被识别身份。在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人们会在奴隶和罪犯的脸上刻字,以示低人一等的身份和地位。就这样,不仅是被刺的人被钉在耻辱柱上,很难翻身,文身也和羞辱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辨识低等人的标记。
迈入近现代欧洲历史的文身也没好过到哪里去。尽管法国作家查尔斯·皮埃尔曾专门为文身文化辩白:“现代欧洲的文身艺术不光是很普遍,而且也带有一定的传统价值。如果我们觉得只有那些来自低俗国家的人才会文身,那我们就大错特错了,欧洲人也文身,古代在地中海上遨游的水手、法国人、意大利人和马耳他人,他们都知道这门在身体上作画的艺术,也有人会把自己或情人的名字刻在身上。”但17、18世纪不光见证了欧洲文身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仍然在强化这一基调:那就是喜爱文身的人,不是要出海的水手,就是可能潜逃的罪犯。1739年1月27日的纽卡斯尔当地报纸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其中提到“他的胸部纹有一个人像,一只手拿着剑,一只手拿着枪。”被寻找的这个人是一名在逃疑犯。这时候,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其他人,大概都意识到,这是比五官、身材等体征信息更难忽视的线索了。文身的罪犯很难彻底清理自己身上的图案,而读到这则信息的热心群众对这条线索一定过目不忘。这简直就像一个可视化的GPS定位系统。当然,如果他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也可以有效屏蔽寻找信号。另外,无论是秀出一条花臂的水手,还是秀恩爱的招摇情人,都不能算是登得上大雅之堂的主流艺术。把爱人的名字刻在身上的確浪漫,但公元4世纪时出任恺撒利亚大主教的圣巴希尔也特别强调人们最好不要动不动就刻名字,实在是有伤风化。可见欧洲对文身的接纳程度的确在古往今来都有所保留。
英国人阿丽丝·斯内普精心挑选出了100位全国上下最优秀的文身师,邀请他们每人为“一只手臂”设计文身, 组成了名叫“100只手” 的文身艺术。展板上挂着的100只硅胶手臂,文身风格迥异,各领风骚,十分震撼。
文身之罪
不过真正让文身背负恶名的,倒不是因为这些有文身习惯的人,而是两位研究犯罪行为的学者,分别是来自法国的亚历山大·拉卡桑和来自意大利的瑟萨·隆布罗索。他们经过一番在监狱和精神病院的实地考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文身是决定犯罪型人格的一个关键要素。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结论,会发现这种因果联系的逻辑立足点十分薄弱。两位学者的研究范围太过局限,先天屏蔽了墙外的广大文身爱好者。但这种有模有样的实证结论还是进一步破坏了普通人对文身的认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文身避之不及。
隆布罗索在自己的文章和书里都不遗余力地疾呼:任何人都应该竭尽全力来避免文身。他在1896年刊发于《大众科学月刊》的文章《文身的野蛮起源》中将文身形容为一种“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对疼痛感到麻木、且豪无其他用途的野蛮手术,是一种隔代返祖现象。”此外,罪犯的文身动机也是昭然若揭:“象征着隐秘的沉默,(常用的)骷髅图案象征着复仇。”隆布罗索直接指出,“罪犯的另一个特征也是水手和野人的一个特征,即不仅在双臂和胸脯上描摹图案,而且几乎在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有描摹……罪犯就像是野人……文身是原始人、以及仍然生活在野蛮状态下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